——《论语》学习之本周复习(13·25)
本周学习了《子路篇》的第23、24、25三章。可以说第25章是对23章的有一个具体注释。第25章: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钱穆《论语新解》白话,先生说:“君子易于和他共事,但难于得他喜欢。你讨他喜欢不合道,他还是不喜欢。待他使用你时,却量你的才具。小人易于讨他喜欢,但难于和他共事。你只要讨他喜欢,纵不合道,他仍会喜欢你。待他使用你时,却求全责备,凡他想要你做的,你都得做。”
朱子《论语集注》说:“君子之心公而恕,小人之心私而刻。天理人欲之间,每相反而已矣。”君子的心理表现一是公心,大公无私;二是宽恕,包容他人。因为出于公心,公就能正,所以喜好和推崇的一定是正道,处事光明正大,如果有人用不符正理的方法来讨好君子,譬如赠送金钱美女之类的东西,并且竭尽吹牛拍马、阿谀奉承之能事,这些为庸俗之人看重的,君子一概不喜欢,所以讨好他是很难的。反过来说,要取悦君子,必须出于公心,以道相认才行。小人的特点一是自私,注重自己的利益;二是刻薄,所以容易忽略别人的利益,对待别人很尖刻。自私的人心理往往阴暗,尤其喜好和推崇歪门邪道,不喜欢光明正大的正道,希望搞特权、留私人空间,所以结党营私,喜爱谄媚、阿谀的奉迎讨好,迷恋散漫、游玩的工作作风。别人投其所好,用金钱美女来诱惑,用吹牛拍马来讨好,马上就能见效,所以说取悦小人是太容易了。
君子由于心能宽恕,所以在使用人才的时候,能够识人长短,虽然严于律己,但宽以待人,根据各人的才华,量才录用,放到最合适的岗位。小人则很刻薄,刻薄的人不厚道,只是利用人谋取私利。到使用人才的时候,即使是很熟悉、很亲密的伙伴,也会不停地责怪抱怨,希望和要求很高,而且不懂得欣赏别人的长处,鼓励别人,只会盯着别人的短处,在小事上大作文章,求全责备,所以在小人手下做事也太难了。
为什么君子做领导与小人做领导有这么大的差异?关键在于君子、小人用人的出发点不一样。君子依着天理来用人,所以下属符顺天理,走正道,君子就欢喜;而小人依着私欲来用人,则希望下属,顺从自己,满足私欲,才会高兴。所以,在对待人才的态度上,君子会爱惜人才,量才录用,帮助别人成长,人才自然蜂拥而至;而小人则轻视人才,任人唯亲,所以真正贤善的人才就会远离,而邪恶的人才反而来亲近。顺天理与顺人欲之间,君子和小人作出了截然相反的用人抉择,结果不言而喻。
脉络疏理:本章与第23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紧相呼应,用事例说明真正的“和”是怎样的,绝不是上章所说的“乡愿”,绝不是一乡之人都说他好的“好好先生”,而是原则性极强,立场绝对坚定的君子。正如钱穆先生《论语新解》所言:“君子尚义,故有不同。小人尚利,故不能和。后儒言大同,即太和。仁义即大同之道。若求同失和,则去大同远矣。”
启示:这一章通过具体事例,体现了君子居于仁义之道所展现的“容”与不同,因处于事物的根本,故能“和”不同、“容”不同,而最终走向大同和合的境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38970/e6284e0524aec59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38970/c4930bc7c1d612f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