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口”部,组成“咙”字,喉咙[hóu lóng]
《说文·口部》:“咙,喉也。从口,龙声。”
“咙”的本义为喉咙,是咽部和喉部的统称。
2)加“广”部,组成“庞”字,面庞[miàn páng]
广,宽敞建筑。龙,主管降雨的神兽。
“庞”的造字依据为祭祀龙神的房屋。建设现代都市之前,城市里体量最大的房屋是宗教功能建筑,比如中国的寺庙、欧洲的教堂。
高广之屋为“庞”,引申为宽广。
宽广的地方有各种事物:庞杂(多而杂乱)
脸上有眼鼻口,三者为多:面庞
常用词:庞大、庞然大物。
3)加“衣”部,组成“袭”字,袭击[ xí jī ]
何为“龙衣”,龙是蟒蛇,龙衣即是蟒蛇生长过程中蜕下的皮。
蛇蜕一条蛇蜕变后留下“龙衣”,成了另一条蛇,生命获得更新而延续。于是,“袭”有了继承的意思。和“继承延续”有关的词:因袭、承袭、世袭、抄袭。
“龙衣”很长,袭又作为古语里“长的外衣”的量词,如“一袭长衫、一袭大氅、一袭披风”,袭不能用于内衫和短衣。
“袭击”一词是如何来呢? 古人常看到草丛里的蛇蜕,却从未见过正蜕皮的蛇。蛇的蜕皮极隐蔽,蛇总是从意想不到的地方攻击。所以“袭”作动词时,意为“隐蔽地突然攻击”:夜袭、突袭、奔袭、奇袭、劳师袭远
4)加“耳”部,组成“聋”字,耳聋[ěr lóng]
在上古先民的认知中,"蛇"是没有"耳朵"的爬行动物,是没有听觉的长虫,有些地方称蛇为"聋虫",由此用"龙"+"耳"会意。
说文解字释:"聋,无闻也。"意思是耳朵听不到声音。又引申为"不明事理。"
震耳欲聋、装聋作哑、推聋做哑、振聋发聩
5)加“共”部,组成“龚”[ gōng ],
小篆字形上是“龙”,下面是“共”,“共”的字形为双手举着物品祭祀,早涝是关乎农作的大事,洪水是关乎生死的灾难。龙是管理江河与降雨的神灵,祭祀龙是族人“共同”参与的大事。
《西门豹冶邺》故事里,巫婆和官绅借河神欺骗民众,受到惩冶。
主管祭祀龙的巫师,以龚为姓。现在龚字只作为姓。
6)加“合”部,组成“龛”字,佛龛[fó kān]
合表示可开合,龙是管降雨的神兽。将龙的玉雕、木雕放在木龛里,平时关上,祭祀时打开。
供奉佛像、神位的小阁子:佛龛。神龛。
木雕佛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