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岁男孩喜欢“玩”垃圾9岁玩出CEO:家长的支持是成功最好的配方

三岁男孩喜欢“玩”垃圾9岁玩出CEO:家长的支持是成功最好的配方

作者: 羽木舒 | 来源:发表于2019-08-03 23:17 被阅读0次

01

近日,看到这样一则新闻:美国9岁男孩瑞恩靠垃圾分类当上CEO,走上人生巅峰。真是令人羡慕啊!

原来瑞恩三岁就对垃圾回收产生兴趣,后来在父母的帮助下成立了垃圾回收公司。

瑞恩很自豪的讲述自己可以躺在草坪中晒太阳,爸爸会帮助自己做垃圾的打包工作。

为此,不少网友也纷纷发表说法,孩子的成就离不开他背后的父母。

“别说回收垃圾,我大学专业想填兽医,被父亲怒批胸无大志没出息,最后选了个生物,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话说中国的父母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去收废品。”

“主要是家里人陪他一起嗨~~”

还有很多网友都表示:又是别人家的父母。

著名的心理咨询师林信洁曾说:一个有被支持被相信经验的孩子,内心里就能有相信自己的能量。

父母的支持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动力,让孩子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

02

父母开明,孩子更有自信

曾经有个小男孩,因为从小说话口吃,上学后总是会遭受同学们的耻笑。

他试图去矫正自己的口吃,但是,收效甚微,为此,他变得很自卑,甚至害怕与人交往。

在一次因为口吃被同学们嘲笑后,小男孩回到家,向母亲哭诉:“只要我开口说话,别人就笑话我,我再也不说话了”。

母亲却轻描淡写的说:“孩子,那是因为你太聪明,所以你的嘴巴无法跟上你聪明的脑袋瓜。

听到这句话,小男孩抬头看看母亲,开心的笑了。

自此以后,虽然还会被嘲笑,但是他变得自信起来了,因为,他对母亲的话深信不疑,相信自己有一颗聪明的脑袋。

这个口吃的男孩就是杰克.韦尔其,他长大成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被称为世界第一经理人。

很庆幸自己有一位开明的妈妈,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所有的小孩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

他们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来增加信心。

父母对于他们而言,就是唯一能依靠的山,是这世间最值得信任的人,是让他们接触这个世界的第一媒介。

开明的妈妈,往往会在孩子自卑的时候给予孩子鼓励,孩子受到父母的鼓励,往往会变得更加的自信,强大。

03

父母开明,孩子更有幸福感

还记得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妈妈参加幼儿园的家长会,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当孩子问妈妈,老师说了什么的时候,这位妈妈并没有把老师的话告诉他,而是转换了一种方式告诉孩子。

妈妈说:“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表现的异常的兴奋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之后孩子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每次孩子成绩不理想的时候,甚至还有老师提出带孩子去检查智商。

但是这位妈妈选择去鼓励孩子,每一次的鼓励之后,孩子的双眼都会放出幸福的光芒,做事情也更加的努力。

在孩子收到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递到妈妈的那一刻,孩子跑到自己的房间大哭了一场之后。

对妈妈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孩子因为感受到来自妈妈的爱与赏识,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可以没有压力的学习,最终收获了成功,而这一切都离开背后开明的妈妈。

记得我小时候,妈妈比较在意我的学习成绩,有一次我考了有史以来最低的一次分数。

回家后我不敢和妈妈讲,就说这次考试延迟了。

但是,妈妈后来还是从老师那里得知了我的分数,她二话不说一个扫把过来就开打。

那天晚上我哭了好久,饭都没吃。

自此之后,我对考试都产生了阴影,每次考试都紧张兮兮的,特别惧怕考试。

以至于到现在听到考试还是觉得心慌。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塔尔博士曾在《健康幸福课》中提到:

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都容易受父母的影响。

开明的父母总能让孩子孩子感受到温暖,孩子的幸福感就会增强,通往成功的道路又近了一步。

04

如何做好孩子背后开明的支持者

孩子背后有一位开明的支持者,孩子的忧虑就会少很多,成长的道路上也会收获很多,育儿即育己,那么,我们如何做个开明的父母呢?

1、 适当的放手,给孩子自由

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曾分享过女儿圆圆的一个小故事。

高一的时候送给圆圆一个CD机,让她学习累的时候听音乐缓解一下,然而圆圆却养成了边写作业边听音乐的习惯。

因为怕这样会影响她的学习,我就跟圆圆讲道理。

但是她只是说知道了,并且觉得这样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学习。

过几天,还是这样,我又忍不住说她,她就有些不耐烦了,觉得我唠叨。

后来觉得这样说没多大用处,索性不管她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竟然不会在学习的时候听音乐了。

尹建莉说:“人生来不是为了让别人去管的,自由是每个人骨子里最珍爱的东西。儿童尤其应该舒展他们的天性,无拘无束地成长。

孩子的天性都是渴望自由的,开明的父母往往懂得适当的放手,让孩子尝试走自己的道路。

2、 尊重孩子,多和孩子沟通交流

梁启超是最早一批接受西方教育思想的人,同时也是一位开明的父亲,他懂得尊重自己的孩子,并且和孩子做好沟通交流。

他想让不知道选什么专业的二女儿梁思庄以生物学为主科。

但当他得知女儿对生物学不感冒时,马上致信女儿:“不必泥定爹爹的话”、“应该自己体察做主”。

还说:“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见,往往事半功倍。”

收到回复的女儿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最后成了著名的图书馆学专家。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见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孩子和我们是平等的,同样需要尊重,作为父母不要拿自己长辈的头衔压迫孩子,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对孩子的教育一定会事半功倍的。

3、 允许孩子做自己,走自己的道路

天后王菲在育儿方面就很用心。

在孩子幼年需要陪伴的时候,总是会尽力去陪伴孩子成长,但是到孩子到了青少年阶段,她就开始逐渐的放手,让孩子去选择自己的道路。

当窦靖童想学打鼓,学唱歌,玩摇滚,纹身时;

当窦靖童从赫赫有名的北京四中、美国伯克利音乐学校退学时;

王菲都没有阻扰,只是把事情的后果告诉她:你想好了,不后悔就行。

在王菲的育儿理念中,只要孩子不学坏,就会放手让孩子去做想做的事,尽情做自己。

纪伯伦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不属于你。”

孩子有自己的思想,我们要做的不是操控,开明的父母往往会在孩子背后默默的支持,让孩子做自己,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曾经看到这样一段话,与大家共勉:

好的父母,在把孩子带到这个世上后,不是把他们当做自己生命、事业、梦想的延续,而是开明一点,让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去活出自己的人生。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岁男孩喜欢“玩”垃圾9岁玩出CEO:家长的支持是成功最好的配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zns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