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业务员小潘给我来电话,说到遂宁工地签订合同,顺便带了些苦笋给建筑公司的老总。
我起床一看微信朋友圈,小潘5:30就买好苦笋发了朋友圈。
估计都是一路哼着小调去的。
一名新人,有如此干劲,是值得鼓励的。
10:00左右,三部经理来电话,“遂宁欧美工地可以签订公司另外的品牌吗?”
“当然不行,业务员小潘已经去工地签合同,正在路上呢?”
“如果不答应这个业务员就签其他公司的了”
“请予保护”
小潘刚到工地,合同就被竞争对手英伦公司抢先签了。
理由是“昨天给你打电话,问,价格有没有少,你没有少,英伦价格低,就选择他们”
一再追问下,英伦少0.15元/平米。
价低者中标,合情合理。
小潘很郁闷,我也多次体会过这种心情。
“竞争对手了解吗?”
“不了解,只知道他们送的是垫板产品,我们送的裸烧产品,我们价格应该有优势的?”
“确认过最终产品吗?“
“没有问,英伦只做垫板产品啊!”
正在复盘的时候,三部经理来电话:“英伦业务员已经签了合同,准备拿到我们公司做,工地定的是裸烧砖,可以吗?”
我言辞拒绝。
终于知道英伦业务员的套路-----
我的单价高,我竞争不过你,可以用你的产品来对付你的业务员推荐的“产品”
前提是:
我笃定你可以给我做其他品牌,提供一样的单价和一样的提成;
我在工地的让利,是提成完全可以弥补的;
工地方不定品牌,只要价格低就OK;
如果我们公司不接单,有相同品质厂家可以做,而且不会亏钱。
看官可能会疑惑,有这么巧吗?
能同时具备这么多条件?
答案:这是一种常态。
无奈的生态。
“不专业”的客户,“唯利是图”的业务员,有单就要抓的企业,构成了这幅混乱不堪的商业图。
是什么让大家都敢逾越我们“理想的规则”?
同质化。
是它压缩了所有层级的利润空间,
低价恶性竞争是唯一可以挣扎的手段。
这就是为什么在广东陶博会上看不见夹江陶瓷的原因,至少是我目前认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个产品好销售,立马跟风,改线,低价进入抢市场,滞销立马降价,直到没有利润再次循环。
大一点的企业消化产能简单直接上新品牌,一个企业最多达14个品牌,仅业务员就有100多号人,蔚为壮观。
多品牌,短平快。
这套打法还能持续多少年?
3-5年后,再翻出来对照一下,14个品牌何去何从?有奶就是娘的投机分子还有没有?客户有没有成熟,专业一点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