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绘画班接回孩子,我便忙碌于午饭的准备中。其间,手机的微信提示音响个不停,我不很在意,因为老师们通常往群里传学生绘画作品。如果谁有重要事情,一定会打电话的,我以为。
不一会儿,一个电话打进来。接起一听,是画室老师里打来的。原来孩子在画室里和别的小朋友发生了摩擦。老师说对方家长在群里很气愤,希望我和对方沟通一下。
到群里一看,果然对方发了多个信息,并质问我这个“肇事”孩子的家长在哪。
反正已经错过了及时回复的时间,我索性问清孩子缘由再回复。
孩子告诉我,对方先踢自己的凳子,自己就骂了几句,结果对方就拿一把长长的皮尺抽他,他只能去夺尺子,就这么干了起来。
也许是我一向告诫孩子,不准在外面生事的原因,他回来竟然没有主动说起这事,尽管腿上胳膊上都挂了彩,我接他时也没特别在意。
本来想着私下沟通,但看到对方家长兴师问罪的架势, 我把孩子给我说的经过在群里说明了一下,并且艾特对方,告诉她,这只是孩子说的,我也不知道真伪,同时把孩子受伤的图片也传了上去。
谁料对方竟然否认了我家孩子的伤是她家孩子弄的,并且肯定地佐证说:“我家孩子上这么久以来,从来没有和任何人发生过矛盾!”那语气,就好像我家孩子伤不伤与她何干,我家孩子就是惹事生非的主似的。
我承认,就她这逻辑, 我是有些醉了。这时,我不禁想起那句“你的善良应当有些锋芒”,我先前还想着给她说些客气话小事化了,看来是自找麻烦。
“我家孩子也从来没有生过事,我也不允许他生事,今天是个例外!”我回复道。并告诉对方,我不知道真相不会妄下结论,我家孩子的伤是不是她家孩子弄的,还是上监控找答案算了。
过了好大一会儿,对方大概拷问自家孩子了,先前那几乎是嚣张的问罪架势没有了。换作是:我也没说我家孩子没错,只是小孩子在一起摩擦难免之类的自找台阶之词。早干嘛呢?若通这个理,那真相未明又何必发那么多问罪式的信息呢?
看来,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你去忍让,有些人,你越忍她,她就会得寸进尺。忍让,要避开贪婪的人。
2020.8.1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