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上六A成长课,上课期间,大家好像都有进步,就像浸在盐水里的菜,经过时间不咸也得变咸。为了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大家下午凑在一起,商量继续团结在一起,营造一个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氛围。
本来是出于关心教育,关心亲子关系才进入六A课堂,但是走到最后发现,什么亲子关系,教育孩子,统统往后靠,厉害的在后面呢。婚姻关系才是一切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婚姻关系,谈什么亲子关系,家庭关系,统统都是纸上谈兵,一遇婚姻关系就素手就擒。孩子是婚姻的产物,可见不搞好婚姻关系,家庭教育只能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可是明白了这么多道理,知道它这么重要,为什么一到实际生活中还是容易翻船呢?我在自己的婚姻生活里敏感到,是我们自己对对方所求太多,而对对方的需求却很麻木,只想索取而不给出,时间长了被索取一方一定会有怨气。即使没有,也不能带给索取一方任何建设性成长。
这就又回归到自己是如何被养大的这个原生家庭的问题上来。我们被养大的过程中经历的情感和感受形成我们自己和自己最基本的关系。我是如何感觉自己进而感觉这个世界的。如果我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恰好又太深刻以至于存在潜意识里,那它一定会通过其他方式来满足,比如在最亲密的婚姻关系里,以无意识方式向对方索取。
思绪理到这儿,好像有一道光闪在脑中,原来不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想去处理婚姻关系,也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回归婚姻的本质,我认为还是自己和自己的关系。自己把自己整高兴了,自己给足自己了,没有太多想从对方身上获取的东西,看老公老婆怎么会不顺眼?其实说到底,看对方不顺眼的地方不就是不接纳自己的地方吗?!即使我们对他有所求,如果能看到所求方式和目的,不也会少很多事情之外的事情嘛,夫妻之间真因为事情本身而出现问题的其实不多,真正的导火索藏在事情背后。所以我认为夫妻上婚姻课也是治标不治本,看似治本,容易走偏,偏就偏在让对方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自己去满足 。
但是处理自己和自己的关系也是最难的,怎么能让自己更放松,能敏感地觉知到自己和周围人的需求,这是关键。“大学”里早就讲过“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欲齐其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欲诚其意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个格物的能力不就是我们的敏感力,感通能力,和别人连接的能力吗?!现今流行的“倾听”能力,如果没有良好的感通能力,即使使劲去倾听,能听出什末来呢?!对牛弹琴是不是就是表达对感觉迟钝之人的无奈?一下子感觉古人好伟大。
现在婚姻和教育的本质回到了自己和自己的关系上,继而又回到自己的感通能力上。那又如何提高自己的感通能力呢?我认为只有不断放松自己的外在和内在,身体和精神都尽可能减少压力,那种本自具足的和万物融合的能力自然而然就会出现,因为我们和万物本就一体,没有分别。分别是因为我们的心被蒙上了灰尘,阻隔了彼此的连接。不用外求,只需放松。其实观察现在流行的各种运动和休闲方式也可以发现这点,瑜伽、冥想、打坐、站桩、音乐,健身、绘画、摄影、书法,等等都是在一定程度上让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放松。为什么?因为它是一条管道,把自己和自己的内心连接起来,进而让自己放松,精神愉悦,真正的“我”就会出现,它知道我们真正的需求。
婚姻关系和家庭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就是自己和自己的关系,愿我们都能行走在自在安然的人生大路上,每个人都充满阳光去温暖自己照亮这个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