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一件特别有意思的往事。
小时候每个新学期开始,老师发给我们新书后,总会提醒一下: 记得回家包上书皮。其实不用提醒,我们大都会这样做的。
最主要是语文数学课本,三年级开始有自然课本,以后又有了地理和历史。经常用到而且最容易用烂的是语文和数学课本,这两种必须包上书皮。
那时候的课本都是三十二开的,要把前后书皮包上,需要用到更大的纸。这样的纸到哪里去找呢?报纸,或者年画。这两样都不易得。报纸我们没有,除非谁家亲属在村政府上班,那里可以得来报纸。年画颜色漂亮,纸张又厚,是最理想的,可是年画都在家里的墙上,大人是不允许揭下来的,只有过后挺着一顿骂偷下来了。
我刚上一年级的时候还不会包书皮,想法弄来大张的纸后,就请高年级的大哥哥帮忙。看他们仔细地把纸折过来折过去,包在新书皮上,特别好看。
有了书本外面的一层保护皮,书本的确用得久也不坏。当一学期到了后期的时候,外面的保护皮也磨烂了,就拆下来,露出崭新的课本封皮,看上去赏心悦目的,心里是高兴的。
后来,可以在村里的小卖店里买到现成的包书用的书皮,是硬质塑料的,有好看的卡通人物形象,也有各种其他图案。我见同学们有买的,我却没买过,家里不给钱。我就总是用大纸包,一样可以把课本爱护得相当不错。
多年过去了,现在的孩子都不用包书皮了,他们已经不用爱护课本了,用坏了,到书店去买新的就可以了。
我还记得老师说过:爱护书籍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当年我们做到了。现在的孩子已经做不到了,他们连眼睛都不能保护好,几乎全都戴上近视镜,又谈何爱护几本用坏了弄丢了可以再买回来的书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