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厨艺最好的时候,大概是小学三四年级。那时候,父母刚出去打工,爷爷奶奶照顾我们姐弟仨儿。作为家里的长女,我很自然地担起了做饭的重任。民以食为天嘛,而我就是掌控全家伙食的人,对此,本人极其自豪。
老家在农村,那是一个听不懂“厨房”的地方。在这里,“厨房”有一个更形象的别名——锅屋,即放锅的屋子。可以看出锅在老百姓心中多么重要。
关于我家锅屋的记忆,绝大多数是高高的灶台。灶台高,锅大,而我又太矮,小胳膊够不到的食材,只能慢慢变糊变焦。所以那时整套做饭工艺基本都是站在小板凳上完成的。最可气的是,弟弟们不听话,没人在下面添柴火,一个人顾上又顾下,大冬天也能累出一身汗。
说是厨艺好,除了能做主食之外,其实也就会几样菜。肉很少吃。蔬菜都是自家园里种的,足够多,轮番做,倒也算照顾了一家子。
2
上了初中,跟着父母搬到了县城。爷爷奶奶留在乡下,我们过年过节会回去看望他们。
这时候,我已经不为家人做饭了,偶尔掌勺,也只是给自己煮点挂面解饿。不过,多亏还保留了些煮面的手艺,使得父母外出时不至于担心我饿死。
煮面的手艺在初中三年的历练中,日益精湛。迫于生存的压力,我学会了好几种面的做饭,以此让自己吃得开心点儿。闲暇时候,还鼓捣点给家人尝尝鲜。
高中,随着高三的来临,“做家务”于我简直是陌生的字眼。用父母的话说就是,没什么需要我做的,我只管学习就好。
3
大学在外省,寒暑假才能回家。昨天是寒假的第九天。
老妈下班有点晚,零食吃得多,我倒也不饿。厨房一片狼藉,而我却毫不知情。她回来后收拾了好一会儿。老妈问我想不想炒个蛋炒饭玩玩,我犹豫了一下。
在糊味不断逸出的时候,一双手接过了锅铲,它宠溺地对我说,我来吧。
多年前,那个十来岁的小女孩把菜炒糊了,是因为胳膊太短。然而,当她胳膊长了,心却够不到家人的舌头了。
4
我。
越长大越自私。在我身上,再也找不出那个照顾家人的小姑娘的影子。有时,我们甚至吝啬陪伴他们的时间,反而,还贪婪地汲取着他们的爱。我们可以对外人微笑,却总把坏脾气抛给他们承受,只因为我们恃爱而骄,自私地认为他们不会离开。
越长大越无能。从前,我能勇敢地闯,大胆地哭,肆意地笑,响亮地发声。如今却因畏首畏尾,隐藏自己的内心,如同一个假人。从前,我会爱,也会被爱。如今,却害怕爱。
不敢轻易付出,不敢随性作为,交不到真心的朋友,找不到真爱的人。我们,似乎,越长大越无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