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 边义老师
辽阳边义三平尾、三仄尾
大凡格律诗,首先要强调的就是不能犯孤平,不能三平尾,力避三仄尾,等等,这是通行规则。今天我们学习什么是三平尾和三仄尾。
格律诗的所谓毛病,是指句中第一三五字的位置上,个别地方违反了平仄格律的要求。句中第二四六字是不能违反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二四六分明”的含义。
1.三平尾、三仄尾
“三平尾”即“三平脚”,又称为“下三平”。
是指五言的“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句中的第三字。七言的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仄平平“剧中的第五字,本应该仄而用了平声,致使结尾处三个平声字相连。
“三仄尾”即“三仄脚”,又叫“下三仄”。
是指五言的“平起仄收式:(平)平平仄仄”句中的第三字,七言的“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句中的第五字,本应该平声却用了仄声,致使结尾处三个仄声字相连。
我们先来说一下三仄尾,归纳起来大致有一下两个观点。
观点1:有人认为三仄尾是合律。
证据:唐朝律诗名家犯三仄尾的诗句比比皆是,故曰三仄尾不是病,而合乎一三五不论之诀。
观点2:也有人认为三仄尾不合律、是拗句。
证据:律诗基本句型没有包括三仄尾,而且前人很少用。
不论目前大家的意见如何,大家用的方法都是“仿古对比法”,下面让我们换一个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一下:究竟谁对谁错。
三仄尾显然是古人有意回避的!这一点应该不再有疑问!
从格律诗的平仄规律看,平仄相错,韵律感成就了韵律美,形成固有平仄格式。又因上下对平仄互粘,一般不易出现三平尾或三仄尾。这样,按理写诗时应无需刻意地回避了。
但是我们检查一下唐代的格律诗,往往会发现一些犯忌的句子。有人做过统计,在全唐诗里,五言格律诗中犯“三平尾”的共256句,占1%左右,七言格律诗中犯“三平尾”的共87句,占0.2%左右。
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古人避“三平尾”犹甚于“三仄尾”,原因除了同三仄尾一样,还和涉及韵脚有关,也就是说三平尾对吟咏的影响大于三仄尾!应该说至少在唐代“三平尾”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
像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的大诗人都有“三平尾”的现象。
现举几例: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王维)
去年别我向何处,有人传道游江东。谓言挂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李白)
渥洼汗血种,天上麒麟儿.(杜甫)
昨日施僧裙带上,断肠犹系琵琶弦.(韦庄)
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杜甫)
水槛虚凉风月好,夜深谁共阿怜来.(白居易)
振锡导师凭众力,挥金退傅施家财.(白居易)
祥云辉映汉宫紫,春光绣画秦川明.(杜牧)
为了读音和谐,三平尾是应该避免的,三仄尾是应该尽量避免的。
如果偶尔遇到一些专有名词,不好改动,特别是三仄,确实避不开了,如“展览馆”之类,偶尔用一两次,虽未尽善,也只好如此了!
唐朝的律绝,特别是早期的律绝,还残存着古诗的痕迹,对格律的要求还不太规范,也有人称之为“古绝、古律”。因而“三平尾”、“三仄尾”时有出现。
例如:
《春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找找看,哪出犯了什么?
答:“黄莺儿”三平脚 ,“黄”字用了平声,致使整句出现了三平尾,也就是三平脚。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有两处,“不复返”犯三仄、“空悠悠”犯三平。
这是在格律诗还没十分规范的时候的作品,所以我们不要对他吹毛求疵,随着历史的发展,格律日渐成熟,平仄要求日渐规范化,这已经成为诗人们共同遵守的准则,也就公认为“正格”。
因此,我们学习诗词创作一定要从“正格”入手。三平尾和三仄尾最好不用!
但如果有好句、佳句且不影响吟咏时,不得已偶而为之也是可以的,毕竟诗“是以内容为主的”,律诗也是如此。
我们知道:上、去、入三声统统归为仄。(入声字在今音的大部分划为二声,做平声)。所以同仄不同调。
杜甫600多首五律中的100多个三仄尾。发现其中的句尾三同调显著少于预期,
也就是说杜甫虽“喜欢”用三仄尾,但他有意回避三连上声、三连去声、三连入声!绝大多数情况下,句尾三同调对吟咏效果有明显影响(拗口,大家可以自己试一下。)!
虽然三仄尾但不同调也就对吟咏影响不大,这才是老杜的三仄尾。所以不能简单归结为三仄尾,而应进一步细分是否为句尾三同调,或者直接就看吟咏效果。
比如这几个例子:
“浮云一(仄)别(仄)后(仄),流水十年间”
“江流石(仄)不(仄)转(仄),遗恨失吞吴”。
“草色全经细(仄)雨(仄)湿(仄),花枝欲动春风寒”。
这里的“别”“石”“湿”都是入声字。
入声其实属于挺复杂的一个声系,岑麒祥先生甚至提出了“入声非声”的观点,还有汉语研究文献提到说,入声并不具有声调的性质。
这有关汉语声韵学的理论,这里无法细说,但是,对三仄尾的形成是否有影响,在这里可以存疑。
如果是在当时是介于忽略的角色,或不参与声调的排布。那么,这三仄尾是否构成了真实的“三仄尾”有待于探讨。只要不同调,是否可以三仄尾呢?有待后贤研究。这是绝情的个人看法,不代表权威。
2.从唐诗中细细读来,“三仄三平尾”可能有时为追求一种声韵上的语气的加强,用一种大起大落的方式,来表达出某种诗意的气度或格调。好象一种写作的方法,故意而为之。虽然与常规的约定俗成的格律不合,可以说是有意而为之。
比如杜甫,格律诗人的典范,看他的“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这里的三仄对三平,我们整句联系起来读,并没有感到任何平仄声调上的不适应,反而,有一种大势上的“起”和“落”。
“古塞冷”这样的三仄尾,在“萧萧”的形容渲染下,意蕴幽然,“秋云低”这样的三平尾,在“漠漠”的笼罩下,悲凉无限。
立意在句子之间的声韵搭配,绝情认为也许是一种格局上的设计。未必就是一不小心犯下的格律错误。格律的初衷是为声韵协调服务的,而这种独到的设计,也许是一种特殊的设计手段。我们从大局上来看待,从声韵本质来认识,也会有一定的领悟的。
3.格律这种形式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古诗发展过来的,肯定在格律的形成过程中带有古诗的痕迹。
唐时的近体诗,尤其是初唐时,多是以五言为多的。其实发生所谓的拗句,以及这类的三平尾和三仄尾,也多是在五律中出现的。那么,我们可以把这看做是格律诗形成过程的初级阶段。虽然被“格律”了,却时而还带有那种不羁的野性之不拘的味道。也就是还追求着或遗留着魏晋时的那种五言风尚。也许是这种三仄尾三平尾出现的原因之一。
赏析:
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田园山水诗人王维之诗自古有“诗如画”之说。品其诗如赏中国画,清新淡雅;读其诗似游神州万里江山,恢弘壮阔。诗中一句一词,点点滴滴尽是诗人豪情万丈。
《终南山》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亮点之作,全诗共八句,层次分明,诗意明朗。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至河陕县,东西绵延八百里,其势之大,其峰之高是令无数文人骚客所折服和吟咏的,这些王维都把握得相当好,传神之笔将其描绘得淋漓尽致。
首联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给读者一个终南山海拔高,延绵遥远的整体印象。“太乙”为终南山主峰,其高何许,诗人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或是大概数据,一个“近”字,还有“天都”,将终南山的“高峻”勾勒出来了。“到海隅”有又令读者感到终南山延绵之广,视野之开阔,意境之宏大。
颔联王维通过“白云”作衬,虚实结合;“青霭入看无”一句带读者进入神秘的终南山的氤氲之中。其观景视角又远及近,先白描出终南山的远景,尔后随着游踪的变化,景色也迥异。原先白云缭绕的山峰,此时却没有一点雾霭的踪迹。神秘之境在诗人的“引带”下“真相大白”,畅快之意油然而“升”。
颈联“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此刻诗人着眼于终南山的各个子峰,“变”字道出了终南山的山峦起伏之大,子峰之多。接着王维巧妙的对“众壑”的阴晴对比,间接地把终南山的群峰相隔的距离点出,“殊”更意味深长的道出了“同山不同天”的奇异。
到了尾联,王维却抛开写景,转向记事。面对如此美好的终南山,景色悠然,令无数游客恋恋不舍,以至于他“欲投人处宿”,其惬意心境由此看出。一则可以舒缓游走之累,二则,能饱览山色只美,山野之趣,品味其幽静,而自古终南山就是文人骚客隐逸休憩之地,王维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隔水问憔夫”有把读者的注意力投向山中之水,山野之夫。那种生活该是多么清明洁净的山水啊,樵夫该是多么淳朴和蔼啊!此时又似诗人内心对终南山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虫一人的钟爱。
整首诗情景交融,寓心于山水,诗人心绪的愉悦如山泉般喷涌而出,没有小女子的柔情描摹,展现的是一种恢弘壮大的气势,是终南山之壮美境象。
2022.12.03 舞蝶制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