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美石為玉》

《美石為玉》

作者: 钟东妃子笑 | 来源:发表于2021-11-28 17:28 被阅读0次

    《美石為玉》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似乎是給玉做了一個恰當的定位和註釋。《禮記·玉藻》裏就有記載:“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不離身。”

    子貢問孔子為什麽人們重玉而輕石時,孔子答道:“

    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

    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

    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墜,禮也;

    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

    孚尹旁達,信也;

    氣如白虹,天也;

    精神見於山川,地也;

    ……圭璋特達,德也;

    天下莫不貴者,道也。”

    而《周禮·王府》中,用“王齊則共食玉”六字,更將玉推至至高無上的境界。

    通俗地說,美石為玉,玉是石頭的精華。她質細而堅硬,有光澤,略透明,可雕琢成美輪美奐的藝術品,諸如雕刻而成的白菜、璧、提梁壺,等等。正因為於此,也可能是古人認為她來自大地,來自皇天後土,能通天地神靈,於是君王至高無上的權力憑證印鑒就用玉來刻制。再於是,對一些美的東西的修飾贊美,也就都用上了“玉的桂冠”:玉石、玉器;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玉宇。什麽亭亭玉立、金科玉律,什麽金玉良言、拋磚引玉,似乎世上萬物,不用玉去形容,還真會“玉不琢,不成器”。

    中國的玉文化綿延千余年,至今魅力仍無絲毫減弱之勢,生命之力越來越旺盛。玉器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禮儀、商貿、圖騰、宗教、信仰乃至生活習俗和審美情趣所產生的深刻影響,是其他任何古器物都無法比擬的。它是遠古先民頂禮膜拜的聖物,是森嚴禮儀等級制度的象征,也是東方民眾精神領域崇拜的圖騰。

    玉有五德分別為”仁,義,禮,智,信“,分別對應著君子的五德。

    五德分別為:

    一. 仁:“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乃推己及人意也。

    就是說當與別人相處時要為別人著想。

    怎麼著想呢?

    很間單,把別人當成自己去想,自己不願意的事人家大概也不願意,那就不要強求。反之,自己願意的事人家可能也願意,那就要多謙讓給人家去做。

    二. 義:“義者,宜也,則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當做就做,不該做就不做。

    三. 禮:“禮者,體也,得其事證也,人事之儀則也”。進退周旋得其體、尊卑長幼有其序,處事有規,淫亂不犯,不敗人倫,以正為本,發為恭敬之心。

    四. 智:“智者,知也,無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

    五. 信:“信者,不疑也,誠實也”。即處世端正,不狂妄,不欺詐。

    玉是富貴的象征,中國玉器發展源遠流長,最早出土的玉器是距今1.2萬年,在遼寧海城縣小孤山仙人洞古人類洞穴遺址出土的三件綠色蛇紋石制作的砍斫器。玉器的產生、發展和演變,貫穿於中國文化史的始終,與中華民族7000年的文明史同步。中國的玉文化,延續時間之長,內容之豐富,範圍之廣泛,影響之深遠,是世界上其他文化難以比擬的。玉不琢不成器,玉是通過能工巧匠精心琢磨,便有了無數珍貴的高古玉流傳後世。古人用水櫈床,鐵片砣賦予了美石新的生命,匠心,創意,人文情懷,只要斷定飾品為老工,件件都好,因為古人都在末琢磨之前,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情懷來琢玉。老工件的特征:不是這塊料,不做這件活。現今人富了,錢多了,也要佩飾了,如今的工匠,是用現代金鋼砂之高轉速工具,美石如經高轉速工具摧殘,便沒有了生命力,只能說是一件工藝品而已。

    古人還有良玉不瑑這一講究,是遇見了美玉不用雕琢,保持其天然的美,本质的好不凭借修饰外表。正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天然的事物勝過經過雕琢掩飾的事物,說明自然才是最美的,真正的美是沒有太多修飾的,所以大自然的石頭中精華部分便是玉,天然的美並不需要雕琢。

    妃子笑於珠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石為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hh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