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江淮瑞风系列,有着特别的感情,人生第二辆车就是瑞风S2,那时候还没换标,也没有如S4一样帅气的前脸,更没有如此时尚的内饰,但是,我却一如既往的爱TA,有他的生活,的确是多彩的。年底工作的需要,去店里拜访拍摄顺便看看老朋友喝喝茶聊聊天,于是一转身的第一眼就看到瑞风S4,第一感觉就是江淮的设计语言变得更加精致化了,这是江淮发生变化的一个体现,最直观的变化是正在收窄的“宝瓶口”。接下来我们就近距离看看江淮新潮的改变在哪里!








作为江淮乘用车第三代产品的开端,瑞风S4也是江淮乘用车新老品质的分水岭,与江淮大众思皓E20X共线生产,在德国大众VDA质量管理体系的保证之下,四大工艺都严格对照德国大众的质量标准,的确能够让消费者拾获一份信心,据说仅生产工位这一项,就有97项检查清单与此同时,江淮当然也绝不会放弃此项宣传。




对于江淮而言,比大众共线更重要的是借助于与大众的合资合作,在学习和对标大众的过程中,掌握一整套性能开发以及整车调校的标准和方法,并最终形成一整套自己的体系,对于成熟的汽车市场而言,每一个品牌都应该有自己的造车理念,眼下江淮虽然面临严峻的市场考验,但是如果能够通过练就内功,形成一番自己的体系与标准,那么在接下来的竞争中,仍然有希望打开一扇通往一线自主品牌的大门。
据官方讲解资料,在瑞风S4开发的过程中,共识别整车、子系统各类技术指标1015项,建立了“面向用户的驾乘舒适性开发体系”,突出用户的驾乘体验,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且不论真假,至少对于产品进行全面测评以及各维度指标的综合评定,将产品性能指标量化并进行逐一改进,据了解,在江淮的产品研发中是首次,而横向来看也是跟上了行业的脚步。

除了操控性以外,在产品配置方面,江淮也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在成本与功能之间施展平衡术,以体现其诚意,而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在订车用户当中,也已经是有了相当的认知。瑞风S4所搭载的江淮自主研发的“J-ConNet”车联网系统,虽未有智能生态的加持,但是日常使用来说,完全够用,而且使用体验也令人满意,期待有试驾的机会。
总结:除了操控性以外,在产品配置方面,江淮也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在成本与功能之间施展平衡术,以体现其诚意,而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在订车用户当中,也已经是有了相当的认知。瑞风S4所搭载的江淮自主研发的“J-ConNet”车联网系统,虽未有智能生态的加持,但是日常使用来说,完全够用,而且使用体验也令人满意。真心希望瑞风S4这种快意的驾驶风格能够在江淮后续的车型上有所延续,并奠定其品牌认知的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