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USB Type-C技术快速入门

USB Type-C技术快速入门

作者: Rolandash | 来源:发表于2022-02-01 14:36 被阅读0次

    “一个技术标准化组织反对自己制定的规范成为国际标准,这是近年来比较魔幻的现象之一。”

    一、Type-C和USB2.0/3.x到底什么关系?

    1. 要记住,Type-C仅仅是一种特定形式连接器的物理层接口规范,它与我们之前普遍熟悉的USB2.0/3.x是两个不同层次且相互独立的标准。

    2. Type-C的核心内容是定义了一种对称的,最多拥有24个管脚,跑道型的物理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以及这种插头和插座之间如何建立物理电气连接的过程。至于USB2.0/3.x规范里双方设备如何进一步交换应用数据则并不是Type-C规范所关心的范畴;换句话说,一个 拥有Type-C插座的接口,无法仅从外观上分辨出它是USB2.0还是3.0的端口;它可能是2.0的,也有可能是3.0的。

    与以往的USB Type-A, B, 以及Micro-B连接器相比,type-C具有体积小,通用性,对称性,可正反插等使用性方面的优势。

    USB Type-C接口


    二、Type-C和“雷电”接口又是什么关系?

    苹果公司的新一代MAC电脑上也都配备了Type-C接口,但苹果把这些接口称为“雷电”接口,为什么会有两个名字?

    始终记住Type-C只是一种物理接口的形式而已,就容易理解这个事情。“雷电”接口在早期的MAC电脑上是一种"D"型接口,这种接口之上的数据传输距离协议和这种"D"型接口一起被称为“雷电”。后来苹果公司加入USB-IF组织后,苹果把"雷电"物理层的协议融入了Type-C的规范之中,然后把自家MAC产品上的"D"型接口改成了Type-C接口,而其上的数据交换协议仍然是“雷电”协议(也兼容Type-C设备),因此苹果仍然沿用了“雷电”这个名字。

    进一步说明这两者之间的差异的例子是,两个普通type-C设备间目前最高传输速率是10Gbps,而两个使用“雷电”协议的设备,虽然也同样都是Type-C接口,但最高传输速率可以达到20Gbps。

    这一顿操作下来,MAC电脑上就可以取消庞大的USB-A/B插座,也不必另外再配备"D"型接口,只需要一种Type-C接口就可以连接各种外设,大大节省了主板占用空间,苹果由此实现了进一步减小电脑尺寸和体积的产品战略目标。苹果加盟Type-C标准协议所做的工作推动了整个PC行业的发展,其他电脑厂商,包括Windows阵营的众多厂商也跟着受益。

    三、Type-C的主要技术元素

    想快速了解Type-C的技术内容,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Type-C特有的技术概念:

    1. 高压供电。不断提高电流是有上限的,因为电缆不能太粗。因此Type-C允许采用更高的电压来提供更高的总功率。普通的USB设备都是5V供电,而Type-C设备可以使用最高20V电压供电,这样Type-C接口可以提供最大100W的总功率。

    2. 上游(UFP)、下游(DFP)和DRP。在以前USB主、从设备的基础上,type-C进一步演化出了UFP, DFP以及DRP的连接拓扑。UFP类似于之前的USB从设备,DFP类似于之前的USB主设备,而DRP(Dual-Role Port),大概是最复杂的情况,就是“双角色”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在UFP和DFP角色之间随时切换。

    3. CC线。由于连接拓扑,供电电压和电流都存在多种可能,甚至随时可以改变,Type-C需要一种协议,能够让连接的双方根据各自的能力进行协商达成一致。Type-C专门分配了2根管脚用于此目的,即CC1/CC2。CC协议使用了一种基于packet的协议,由专门的控制芯片实现。

    4. PD。新的电压/电流标准为支持大功率设备提供了可能。Type-C专门定义了PD控制协议用于连接大功率设备时的协商合适的电压/电流过程,PD协议同样也是通过CC线传输的,也需要专门的控制芯片来实现。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Type-C设备都需要PD功能。对于不需要超过普通USB供电能力(5V/1A)的设备来说,可以省略PD控制器。

    四、Type-C实现方案的主要结构

    相比以前的USB设备,要实现一个Type-C接口就复杂了许多。除了一个标准的连接器之外,设计者最少需要一个专门的CC协议控制芯片,如果要支持大功率设备,还需要增加一个PD协议控制器。

    然而这样还没完。对于一个希望提供完整Type-C功能的设备来说,要支持多角色、高压/大电流带来了一系列设计上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体现在硬件上,因为设计者必须增加处理高达20V/5A的电压变换所需的模拟开关电路和由此产生的各种电气干扰抑制问题,高密度的连接器管脚也需要更多的保护措施,而且还体现在软件上——因为要考虑在各种角色、功能间切换所必须遵守的复杂时序控制而又不失灵活性,设计者又不得不引入额外的后端处理器,通常是一颗小型的MCU,并开发专门的嵌入式控制软件来应付这些功能。

    总体上看,Type-C接口可以支持更多的功能,更多种类的设备,以及更灵活的连接方式;然而Type-C设备的开发周期和成本都显著提升了。Type-C接口所需的多种硬件芯片和控制电路需要占据显著的PCB面积——即便在采用了极高密度的BGA/CSP封装的情况下仍然如此,有时这甚至抵消了Type-C连接器本身小型化所带来的好处,设计者会因此回退到USB-A接口或者桶型连接器方案。

    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对于有经验的type-C设计者,推荐的设计思路是根据实际应用有选择地遵守和实现type-C规范的一部分,在功能、体积和成本之间取得平衡。

    五、未来展望

    Type-C所带来的进步和问题并存。追求“通用”听起来是一个政治正确的口号,然而当一个接口能够支持太多种类设备时,对于消费者而言一个困扰的问题在于仅从外观上无法分辨出一个Type-C接口究竟支持那些功能——这个接口有可能是2.0, 也可能是3.0, 也可能支持高压,也可能支持显示功能,又或实际上是“雷电”接口?在消费者花上半个小时研究说明书,或者实际尝试一次或多次连接之前,没有更好的办法得知以上这些信息。而这一点不仅困扰了消费者,也实际上背离了USB Type-C接口设计的初衷。

    我很高兴看到USB-IF组织也同样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欧盟行政部门建议把USB Type-C接口规范作为电子设备接口强制标准时,USB-IF作为规范的制定方明确表达了反对态度;一个技术标准化组织反对自己制定的规范成为国际标准,这是近年来比较魔幻的现象之一。然而这是一种值得赞赏的态度,这种态度确实有助于Type-C接口保持不断演进的生命力。我因此期待未来若干年内USB-IF能够推出更具先进性的接口规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USB Type-C技术快速入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kk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