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纪录片文案整理——《中国手作-木作》之一榫卯智慧

纪录片文案整理——《中国手作-木作》之一榫卯智慧

作者: 耿耿耿耿耿 | 来源:发表于2019-01-07 16:47 被阅读0次

    【开篇】

    不论是热闹的节日

    一日三餐起居

    从生活必需到精神创造

    全世界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中国人这样从一而终地使用木头

    还把智慧与性格融进了木作中

    从人类历史上被发现的第一个榫卯木件到木头文明的东方世界

    木作的创造者-木匠

    用千年时间搬移变换着自然的赋予

    其中

    一种连接方式必定要用到

    凸出来的部分称作榫

    凹进去的部分叫做卯

    榫卯相契合

    器物完美衔接

    【案例一:一根藤】

    江南水乡

    木头与环境

    贴合成了一首温柔的诗

    连接木头的榫卯是韵

    门窗格子

    是用小木条以榫卯结构相连

    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式审美情趣

    “一根藤”的门窗格子

    线条流畅如自然天成

    无头无尾

    勾覆交连

    回转穿插

    藤,是天台山里最富生命力的植物

    坚韧不拔

    以柔克刚

    明朝末年

    原籍浙江天台的工部侍郎

    告老还乡,兴建旧居

    他把藤蔓绵长、缠绕不绝的寓意

    带到门窗、家具制作中

    “一根藤”便由此而来

    年过六旬的褚师傅少年学艺

    几年前才恢复了“一根藤”手艺

    榫是凸起物

    卯口是凹形

    一幅精美的“一根藤”木作

    有几十种榫卯变化

    早在七千年前

    河姆渡人就已使用榫卯

    也许河姆渡人正式受了动物骨骼关节凸起凹陷的启发

    制作了榫卯结构

    数千年工匠智慧的结晶

    使榫卯衍生出了千百种花样

    “一根藤”把这些榫卯囊括其中

    不同的插接方式、不同的角度

    让线条灵动起来

    可以说是中国榫卯结构大全

    2010年

    天台的沈家父子

    将曾经制作“一根藤”的老工匠集中在一起

    建成了“一根藤”木作艺术馆

    而今

    这间木工房里的师傅们

    是天台地区最后做“一根藤”的手艺人

    明清时期

    “一根藤”在富庶的江南地区盛行

    近百年却逐渐消失

    木条盘曲的一根“藤蔓”

    传递着美满如意的祝愿

    奥秘都在榫卯的组接上

    各种讨采头的图案

    被拆分成不同的榫卯

    唯有将榫卯运用自如

    才能绘制成一幅图板

    图板像是建筑蓝图

    每个榫卯的角度位置都要计算精确

    失之毫厘,整个木作就会报废

    一个看似普通的“五蝠”挂屏

    开料、打眼、锯榫头、组装、打磨

    29道工序

    师傅们要做上30天

    木板被分锯成木条

    木条再按照图案样板标记出开榫卯的位置

    这些标记画出的线仅1毫米

    木匠师傅们下手的度

    只能在这1毫米间

    沿着精细的线

    在木条上先凿出卯眼

    分锯成小段

    再开榫头

    这是连接最常用到的半出榫

    根据“藤蔓”的弯度变换

    可以延伸出无数种变形

    “一根藤”

    把中国传统木作的榫卯变化

    推向了工艺的高峰

    聪明的木匠

    将这种绵延的秘密

    掩藏得滴水不漏

    用情趣和智慧

    表达着一种和合美满的信仰

    老宅子里

    “一根藤”

    不仅是生活里的一样物品

    更是家族的记忆和精神

    从门窗完工的那一瞬起

    这番吉祥就伴随宅主生活

    一代又一代延续

    门窗抑或家具

    榫卯都可以被模块化加工

    不同的转接方式

    用相应功能的榫卯相连

    就这样

    一整组的扣合

    搭建起了一张木椅、一栋房子

    连接两个事物

    不需要绳子、钉子这些辅助的外物

    我们的祖先

    选择了在木材本身上做文章

    家具门窗、亭台庙宇

    由木匠鼻祖鲁班至营造宫廷建筑的“样式雷”家族

    古往今来

    榫卯勾连的这方世界

    就是我们平和朴素

    又暗含智慧的世界

    【案例二:微缩天坛祈年殿-王震华】

    在上海华漕文化活动中心

    60岁的王震华在迎接40年没见的老师同学

    他用全木榫卯造了一个天坛祈年殿微缩模型

    声名大噪

    祈年殿模型原比例缩小81倍

    每扇门用手指轻轻一推就能打开

    三层重檐呈伞状向上逐层收缩

    与人们瞻仰祈年殿时一模一样

    模型制作历时五年

    经过了10万道工序

    古代建筑营造

    先从小样开始

    用全榫卯再现古代建筑

    是王震华近乎痴狂的木工梦想

    世间最完美的合作

    就是榫与卯

    其中蕴含不把事做绝

    不把路堵死的做人哲学

    起承转折都是活扣

    拆卸组装不伤器物

    榫卯的应用

    在家具中成就了中国含蓄内敛的审美观

    在建筑上侧重结构稳定

    7032个燕尾榫

    60个直榫

    12个螺纹圆柱销

    最小榫卯仅1.5毫米

    所有零件不编号

    可互换拼装

    构成了这个微缩奇观

    王震华也因祈年殿模型的成功

    被人们喻为了“当代样式雷”

    上海青浦区白鹤镇的乡间

    每天清晨

    都会迎来他骑电瓶车的身影

    王震华在这里租了一间屋子

    与世隔绝、专心安静地钻研微缩营造

    这个倔强有趣的木匠

    成功挑战祈年殿后

    又在筹划着新作品

    赵州桥,力学结构依靠榫卯铸造而成的奇观

    王震华决心第二件作品用全木榫卯结构挑战石头搭建的力学经典

    暑夏的上海

    王震华带着妻子出发去河北赵县

    对赵州桥进行实地测绘

    1400年前

    赵州桥上车水马龙

    历经千载

    风霜洗礼、地震战火

    它还巍然如长虹横跨于洨河上

    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

    而是一张弓

    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

    便于车马上下

    大拱由28道拱劵拼成

    好像28个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

    每道拱券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

    成就这座桥的灵魂就是铁榫和石砖卯

    在两侧外券相邻拱石之间

    穿有起连接作用的腰铁

    各道券之间也有腰铁把拱石连锁

    榫卯的思维根深蒂固

    可以将其任意发挥

    将赵州桥的石铁勾连变为纯木作是极大挑战

    并且模型将缩小50倍

    测绘回来后

    王震华开始制作

    他选用了黑檀木做模型主要材料

    紫檀做辅助材料

    黑檀相当于赵州桥的石砖卯

    紫檀相当于链接砖块的铁榫

    细微小巧的榫卯部件都是经过大料粗开、小料精开的步骤

    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木工活

    而真正精彩的部分是榫卯的转化

    按照原型缩小50倍

    桥基砖块厚度仅6.4毫米

    为了达到零件百分之百的互换率

    王震华靠机器完成榫卯加工

    政府偏差不超过0.02毫米

    1958年出生的王震华

    自幼喜爱古建筑

    16岁自学木工

    学习各种榫卯结构制作工艺

    但是后来却从事了工程技术工作

    2010年

    王震华终于放弃一切

    重拾木工梦想

    开始全榫卯微缩营造

    赵州桥的稳定

    除了石块之间的力学作用

    还依靠榫卯将浑然一体的桥身牢牢锁死

    木头比石材轻

    如果完全按照原结构设计

    单条弓形的大拱会像蛇一样不稳定

    王震华想到用锁定榫卯的方式加固桥基

    在没有钉子、绳子、接合剂的情况下

    两千多年前

    鲁班就发明了一种方法

    用咬合的方式把六根木条垂直相交固定

    开出的部分榫卯可以拼接赵州桥的大拱券了

    这些小木块,每一个形状大小几乎丝毫不差

    不编号就能随意拼插

    通过承压测试

    模型的承重力达到50千克

    课时这批零件拼合后

    王震华又发现了一个大问题

    在当下这个奇思妙想的物质世界

    勾连部件、构建器物有各种丰富的选择

    甚至可以3D打印

    可是用木头玩转榫卯

    却是中国文化里特有的智慧

    转换

    只为最终的圆满

    正是古今匠人们用倔强成就了榫卯千百种,广厦千万间

    王震华下定决心

    赵州桥的一切设计与制作从头再来

    为了让微缩赵州桥更加精美

    王震华找到做漆器的朋友

    漆器为底

    倒入水

    桥影显现

    才能完美再现赵州桥的美

    深秋的上海郊区

    青色已变为金黄

    又是几个月的时间

    王震华日复一日地往返于现实和梦想中

    赵州桥的模型终于完成了全部设计

    承载力道的28道长拱和4个小拱加工完成

    倒影底座运到了他的工作室

    虽然桥面和围栏的制作还没完成

    但将桥基与底座架合

    桥已初具模样

    每个细节看似与桥相同

    却又暗含玄机略有不同

    有心之人才能体味

    每一个零件饱含的巧思

    像王震华一样

    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

    用千百年时间

    生生不息地

    把智慧写进了榫卯的历史

    【结语】

    赵州桥的微缩营造还需继续

    天台“一根藤”艺术馆里做好的门窗被安装起来

    远远地看

    它们一派宁静和谐

    行云流水间

    掩藏着我们有趣的秘密

    榫卯

    简单说只是一凸一凹的扣合

    复杂到世间万物

    应运而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纪录片文案整理——《中国手作-木作》之一榫卯智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nu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