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延 《谁的问题:现代社会的非标准答案》
最初知道这本书是B站一个读书up主推荐的,想起自己今年还没有读理论类的书,便开始阅读。相较自己读的上一本理论类书《工作的意义》,这本更简单。原因在于这是一本社会类读物,里面举的例子离我们的生活非常近。比如了羊了个羊这个小游戏,恰好那一阵子在好友的带动下,我也玩了几次,感受颇深。也听家属提及,这个小游戏赚得盆满钵满,我还觉得很不可思议。而后想想,这个小游戏门槛低,但通关却极难,连我这样不玩游戏的人都深陷其中达一周之久。再比如关于露营、旅行、手机的作用等的解读,也能够瞥见一些普罗大众的心理状态。总体来讲,理论性的内容不多,比较容易读。
此外,书中提及的福柯、涂尔干等人的作品也可以一读。我永远记得,大二的时候,旁听一位文艺理论老师的课,他讲这些当时于我而言生涩难懂的理论时,竟是绘声绘色,甚至举自己儿子突然沉迷照镜子的例子来解释某个理论。那一节课,我至今难以忘怀。也让彼时懵懂的我买了两本福柯的书看了起来,还做了满满的笔记。如今想来,能够如那般静心读书的岁月多么难能可贵,当时只道是寻常。
摘抄内容:
『现代人在劫难逃,但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对于今天的人类而言,手机不再只是通信工具,还是人类的生活本身。」
『于是,现代人以发达的媒介系统为自身的触角,形成了一种以各种各样的符号系统和间接经验塑造自身的方式。』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再枷锁之中。』
推荐指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