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今天是11月8日,记者节。
在下1993年起当山寨版的记者,一晃近30载。
回首过往,如鱼饮水;
展望前路,冷暖自知。
自从进入自媒体时代,发圈的朋友们人人都成了记者。
因此今天也算是大家的节日,都该快乐地庆祝。
我发两首古代的绝句,
给我20年前的旧文做伴,
算做对自媒体时代对各位记者、
包括对自己的一份祝福和期许吧……
旧文如下:
《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报刊小编辑记趣》
笔者从不舍昼夜的值班员于半梦半醒间变成报刊小编辑已逾六七载矣。此间因“身在此山中”的缘故,一直对小编辑这一行当看不明、摸不清,常似“雾里看花”一般。
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有缘与稍“大”一些的同行共事数月,方得窥此行的苦辣酸甜。兹述于后,与诸君共品之。
“为人作嫁”乃传统之定论,对编辑而言;而小编辑们一齐说将起来,却常常乐于以“编辑如驴”来自诩。
且看小编辑,围着小报刊,编完一期又一期,周而复始,永无止境。想想昔日农家院内的小毛驴拉磨,一圈又一圈,何其似也。曾有一位同行,酷爱编辑行当,十分投入,精益求精。谈起从业体会,曰,一言以蔽之:“艺无止境”。诚斯言哉,编辑此艺。
编辑乃一技艺,此言固然不虚。然是艺也,实乃雕虫小技,不足以登大雅之堂。盖其最基本之职责,乃竭力搜捕错别字而消灭之,不得使一字漏网,犹捉蚤焉。偶有错别字浮出小报刊之版面,即有“高人”严加训诫,小编辑便惶惶然,实因深感愧对薪水也。忽一日,“高人”著一大作要刊登。小编辑拜视之,见如蚤之错别字赫然俨然闪烁其间。捉乎?放乎?小编辑不禁犯了难。
淳朴的老农吃着馒头的时候,常常会想起拉磨的驴来。现在的读者由于实在太忙了,因此在新闻记者报刊的时候,可能就无暇想起“吟成一个字,拈断三茎须”的小编辑是谁了。好在小报刊不比大报刊,它有一个优势:可以在版面的适当位置印上“本版编辑某某某”之大名,以吸引读者的视线,这多么地让人羡慕啊!
然则小报刊之行当,忧多于乐、弊大于得乎?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据实坦言之,非也。
且看在小报刊的编辑之时,蜗居于陋室而伏案挥毫,集中注意品鉴审改之中,窗外的是非风雨皆与已无关,得“躲进小楼成一统”的逍遥自在之趣,此一乐也。
当制得一绝妙标题、写成一精妙导语、改就一精彩文章之后,看自己妙笔生花,妙手回春,颇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功。自我欣赏一番,其乐陶陶,若飘飘然。此二乐也。
阅改来稿,见其中漏洞百出,错误连篇。疑为小民所作;细视之,乃“高人”之大作。于是在“奇文共欣赏”之余,诚惶诚恐地予以斧正,登诸于报刊的显著位置。不久即得闻群众的溢美之辞,赞其作者才华横溢,心中窃喜;忽又闻高人震怒,深责编辑何以将其大作改得“文理不通”,顿时沮丧万分。喜忧交替之后,待心闲无事时慢慢回味,如饮陈酿、如品香茗,此三乐也。
既有三乐,难免一苦。干得报刊小编辑日久,慢慢于人情世故淡漠起来,以至于在不知不觉间,忘却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古训。于是乎就开始纠缠于细枝末节、痴迷于咬文嚼字,便正好应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古语,以至于发展成高沉吟“多乎哉,不多也”的孔乙己。偶有友人因“旁观者清”,热情地予以指正时,却早已病入膏肓、不可救药矣。
然而以平常心视之、思之,干小编辑于笔者而言,真可谓有缘。想来既然在昔日已经“青春矢志”,今日就该一如既往地往前赶,活到老、学到老、干革命到老,自然会“皓首群经”、修成正果了。
(曾发表于《甘肃电力报》)(2000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