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蹴鞠、秋千,“捶丸”也是宋代流行的高雅运动,有些类似今天的高尔夫球。“捶丸”顾名思义就是击打小球,这种小球是用树身上所结的“瘿瘤疙瘩”制成,这种“瘿瘤”也叫“赘木”,质地十分坚硬,所以制成的球结实耐用。比赛一般选在野外,在地势高低起伏,有地形变化的地方设置球洞,旁边插着小彩旗做标记。“捶丸”的球棍也叫“棒”,有各种各样的形状适应不同的击打要求。根据球棒数量多少不同还分豪华套装,增强版套装和基础套装。宋代匠人非常追求完美,他们会选择秋冬制作球棒,因为这个时候植物精气在内,球棒韧性会更好,也会更坚固耐用。
“捶丸”玩法很多可以分队,有数十人参加的大会,七八个人的中会以及五六个人的小会,也可以独立为战,两个人单对。击球入窝所用棒数最少者获胜。宋徽宗作为各种玩乐技巧满分的皇帝对于这项运动也很钟爱。他的球具也无与伦比的精美,每一套都价值万金。盛球棍的球袋用的都是锦囊,球棒饰彩,黄金镶边,顶杆嵌玉,极尽奢华。因为皇帝喜爱,百姓上行下效,加上玩捶丸的确可以养血脉,畅四肢,所以备受人们喜爱。
宋代的孩子从小就会玩,由于这项运动的对抗性不强,所以文人和女孩也很喜爱。有时候在宫中女眷或勋戚内院会进行一些小型比赛。选一块不大的场地,挖几个球洞,就可以热闹一番。宋代还有一种角球跟捶丸有些类似,在孩童中尤为盛行。苏汉臣《蕉荫击球图》中描绘了两个孩子手持球棒,津津有味玩角球的场景。不过孩子太过沉迷其中家长也会担心玩物丧志。《过庭录》里记载过范仲淹因为滕元发特别爱击角球,贪玩荒废功课,被他惩戒的故事。
申时是每天下午的三到五点,又被称为“晡时”“日晡”“夕时”,这是一个该吃饭的时辰。在宋以前,古人都是两餐制,早餐为辰时,晚餐就是申时。宋代以后实行了三餐制,一般中午如果没有正式用餐就会吃各色点心。官员下班回家后,妻子会准备好精致的点心,布好茶席,等官人回家后奉上自己点的茶汤。家人一起说会儿话,喝一杯香茶,晚饭时间就会比申时更晚一些。
宋代官宦人家不拘男女都会点茶,这是从小就要学的必修课。宋代的茶分为两种,一种是片茶,一种是散茶。片茶就是今天的饼茶,最出名的就是“凤团茶”和“龙团茶”,不同的茶饼会根据采摘时间,芽叶形状分为不同的档次,大小龙凤团茶是贡品。为了让茶叶看起来更漂亮,好的团茶表面还会涂上油膏看起来更加鲜亮。另一些自作聪明的官员,甚至会在茶饼上描金饰银,重重彩绘,写上祝贺字词,或者加入龙脑等香料。
![](https://img.haomeiwen.com/i8531673/910f56c3d184671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