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姓氏:己姓、姒姓和顾氏的关系〗
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女子占主导地位,母系氏族称“姓”,用来代表血统,男随女姓。进入父系氏族后,男子称“氏”,用来区分贵贱。黄帝(轩辕)时代比较大的氏族部落有:陶唐氏、有虞氏、有蟜氏、夏后氏、有崇氏、有莘氏、昆吾氏、杞氏等。
史书上关于黄帝(轩辕)的身世,黄帝(前2717——前2599年),降生于天水(天水今属甘肃管辖,历史上属于今天陕西辖制)、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称有熊氏,曾居姬水,改姓姬,曾居轩辕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号轩辕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或称轩辕黄帝。
史书《卷一》载文说:“少典娶有蟜氏,名附宝,感大电绕枢,孕二十五月,以戊巳日生黄帝于天水”。
《水经注,渭水》也记载:“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
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宋朝的刘恕在《通鉴外纪》中说:“少典国君之妃曰附宝者,感电光绕斗而有娠,生帝于轩辕之丘,因名轩辕,姓公孙……”。
黄帝(轩辕)一生最大的功绩是历经五十三战,打败榆罔,降服炎帝,诛杀蚩尤,结束了长期的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诸侯遂尊之为天子,代神农氏而为黄帝,告别了野蛮时代,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当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人类文明从此开始了。所以,后世都尊称轩辕黄帝是“人文初祖”、“华夏之祖”。陕西轩辕黄帝陵是华夏民族共祭拜之陵。
黄帝陵,是轩辕黄帝的陵寝,是《史记》记载的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更是《史记》记载的唯一一座黄帝陵。
黄帝陵古称“桥陵”,是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历史上最早举行黄帝祭祀始于秦灵公三年(前422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专祭黄帝”。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以来,桥山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之地,保存着汉代至今的各类文物。陵前的“黄帝手植柏”距今五千余年,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第十二》 和《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 载:“其来年冬,上议曰:‘古者先振兵泽旅,然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释兵须如。
1961年3月,轩辕黄帝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2006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黄帝陵祭典)活动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8月,黄帝陵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黄帝(轩辕)在位一百年(前2699年——前2599年),去世后由其孙子颛顼帝即位。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国语》中胥臣解释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依殷是也。惟青阳与夷鼓同己姓。”而后来的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祖先夏禹、契、后稷等,都被当做是黄帝的后代。后稷为姬姓,他的后代周武王姬发建立了周朝,分封诸侯或方国,其中姬姓国53个,这些姬姓国以国为氏,形成了中国的大多数姓氏,中国人遂自称“炎黄子孙”。所以说炎黄是华夏民族的祖先。
昆吾氏部落由大夏商时期演变为诸侯国名,《史记·夏本纪》曰:“昆吾氏”从“有夏之居”。昆吾氏部落开始居住于陕西渭水中下游,后最先居住在山西安邑一带,后迁至河南的濮阳县,逐封地于帝丘(濮阳——河南范县)史称“顾国”,昆吾氏部落是“瑞须”系的原始部落。
《诗-商颂-长发》:“韦顾既伐,昆吾夏桀。”郑玄《笺》云:“韦,豕韦,彭姓也。顾,昆吾己姓(也为巳姓等)也。三国党于桀恶,汤先伐韦、顾,克之,昆吾、夏桀则同时诛也。”则古顾国,夏代即已有之。商代甲骨卜辞有“正(征)尸方,在雇。”郭沫若云:“雇即古顾国,今山东东南五十里有顾城。”《左传-哀公二十一年》:“公及齐侯、郝子盟于顾。”杜注:“顾,齐地。”《春秋左传注》同年注:“据《读史方舆纪要》,顾《诗-商颂》‘韦、顾既伐’之。有史云:“顾国,在今河南范县旧治东南五十里。齐地。”《世本-氏姓篇纂》:“顾,顾伯,夏、殷商侯国也,子孙以国为氏。”《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顾氏,本巳姓,伯爵。“顾伯”夏、商之诸侯。今濮州范县东南八十里有古顾城。《人表》以为鼓师古云即顾。
鲧为尧臣,唐尧把有崇氏部落分封给鲧,有崇氏就是鲧的部落封地,崇是嵩山的代称,枢纽中心是阳城(河南登封),鲧就是崇伯。禹为舜臣,尧时即把昆吾氏部落分封给禹,昆吾氏部落既是禹的原始部落,部落封地枢纽中心是濮阳——河南范县。鲧被杀之后,鲧的部落封地有崇氏逐渐衰亡消散。
五帝时期的“后”,是“君、王”之意,“夏后”氏即夏王之意。《史记·夏本纪》太史公曰:黄帝时代的父系氏族部落,陶唐氏、有虞氏、有蟜氏、夏后氏、有崇氏、有莘氏、昆吾氏、杞氏等均系母姓“姒姓”,说明这些父系氏族部落与“姒姓”母系氏族同系连根,仅随父为氏与随母为姓。在母系氏族末期,姒姓氏族和姬姓、姜姓长期通婚,黄帝姓姬,黄帝之孙瑞须的几大部落都来源于姬姓、己姓,母系氏族时期男随女称姓,父系氏族部落时期随男称氏,所以,鲧、禹之父子都称氏,“己”“巳”古通,故“巳”“姒”同文。“巳(姒)”姓来源于随母为姓氏族,那时同夫诸妾之间,姐姐为“巳(姒)”,年长者为“巳(姒)”,年少者为“娣”。妯娌之间,兄妻为“巳(姒)”,弟妻为“娣”。“巳(姒)”是随母姓氏系氏族的尊称。
《史记·夏本纪》和《大戴礼记·帝系》曰:“鲧娶于有莘氏,有莘之子谓之女志氏,产文命”。《帝王世纪》曰:“伯禹夏后氏,巳“姒”姓也。父鲧妻修己见流星贯昴,梦接感,又吞神珠薏苡”。禹母,鲧的妻子修己是有莘氏之女,修是族称,己是姓,说明他们来源于己姓母系氏族,修己既属于父系氏族有莘氏部落,又沿袭了母系氏族的己姓。
☞己姓和姒姓有什么联系呢?
刘师培《姒姓释》云:“己”“巳”古通,故“巳”“姒”同文。昆吾氏、有莘氏之“己姓”古亦作“巳(姒)姓”。所以,“己姓即“巳(姒)姓”。《国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己姓,《传》曰:“莘,大姒国也”。己姓,为黄帝的子部落(方国)首领姓氏,少昊后裔。祝融所统领的昆吾氏,亦即是少昊后裔,己姓方国。少昊德衰,颛顼统领之,故昆吾之己姓为祝融八氏之一。《古今姓氏书辨证·六止》:“黄帝子得姓十四人,而青阳、夷鼓同为己姓。青阳,少昊氏也;夏诸侯有苏氏,周诸侯郯子,皆其后。有苏氏女于纣,为之妲己。”《郡国志》记载:“己国,高阳裔,即南郡县。以国为氏。即修己以及有莘氏部落也是己姓。又,上古虞夏时代的昆吾氏(昆吾国)也是己姓部落(方国),该支昆吾氏系少昊的后裔,少昊衰落后由颛顼统领,成为祝融八姓之一。无论直接出自轩辕黄帝的己姓,还是出自高阳氏后裔的己姓,都是轩辕黄帝后裔,因为高阳氏也是轩辕黄帝后裔。
禹治水成功后,舜便命大禹仍继承祖姓沿袭建立夏朝, 夏朝是在我国原始社会制度之上建立起来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后,夏诸侯国中“昆吾氏”遂帝丘(濮阳——河南范县)史称“顾国”,顾国“顾伯”成为顾氏“得姓始祖”。
参考资料:
[1]《吕氏春秋通诠·审分览·君守》载:“昆吾,颛顼之后,吴回之孙,陆终之长子,己姓,本名叫做樊,传说中陶器制造业的发明者。”
[2] 《国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己姓昆吾、顾。
[3] 昆吾(名樊)——夏朝的昆吾国,己姓。
[4]篯铿(彭祖)及氏族发展。
[5]山东古国与姓氏。
[6] 《世本·帝系》。
[7] 《国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后八姓于周未有侯伯。
[8] 《诗经·商颂·长发》:“九有有截,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9] 《史记·殷本纪》:“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
[10] 《旧唐书 宰相世系》引《宰相温彦博家族墓志》 :有平者,佐夏灭穷,受封于温,因以命氏。
[11] 《中国人名大辞典》载:“苏忿生。周武王时司寇。能敬狱事。
[12]河洛文化—河洛姓氏—己姓 。
[13]《姓解·一一三·乙部》:“己姓,黄帝十四子之一姓也。
[14]上古八大姓 商文称姓为多生。
[15] 中华古姓之根:图腾崇拜。
[16] 陕西黄帝陵标志正式发布 郭沫若题写“黄帝陵”为主视觉要素。
[17] 陕西启动“黄帝陵祭典”申遗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
[18] 延安黄帝陵:“中华第一陵”的民族高地.香港文汇网 。
[19] 中华第一陵黄帝陵:立陕西大地 传华夏血脉.中国社会科学院。
[20] 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人民网。
[21] 因为有你,中华绵延五千年【2】——陕西日报记者走近黄帝陵探寻中华文明的源头.陕西日报。
[22]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中国社会科学院 。
[23] 《列子·汤问》.中国社会科学院。
[24] 《黄帝陵碑刻》彰显黄帝陵的唯一性和神圣感.公祭轩辕黄帝网。
[25] 陕西正克隆5000岁“黄帝手植柏” 并将为其建档案。
[26] 认祖归根:陕西黄陵是历代官方"祭祀黄帝"唯一场所.人民网。
[27] 《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第十二》.中国社会科学院。
[28] 《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中国社会科学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