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带发华滋”
是叶嘉莹先生自我勉励时所作的一首诗,因为颇为喜欢这两句,所以拿来做文章的题目。
她说时光就像流水一样哗哗地东流去,一转眼,已是白发苍苍,但人生的梦想的种子却深深扎根,一寸一寸地深埋,等待着万花绽放的季节重新含苞待放。
这正如一代枭雄曹操的豪迈心胸“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一个是流传千古的伟人,鼎立三国,浩浩汤汤;一个是巾帼不让须眉,忱忱热肠,交付万卷柔肠。
他们共同搏起了时代的脉搏!
而今天我要尊奉的,是95岁高龄依然亭亭直立在三尺讲台之上的叶嘉莹先生!
她说“人生易老梦偏痴”,而我想说“人心易老梦要痴”!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精神逐渐失落的时代,是好更是坏。我们的脚步,太匆匆,忘了捡拾沿路的一花一草,一风一雨。我们心智在现实的打磨下,是粗糙的,是冷硬的,是苍白的,幸福都到哪里去了?我们常常要问。
我要说:幸福在诗里。
用诗歌的真性情去感发人的善良之心。
有了诗,心才不至于失落在焦躁的凡尘琐事里;有了诗,心才能够红热红热地去搏击;有了诗,心才能够砥砺万千的碎言碎石。
有了诗,才守得住初心的繁华与寂寞。
有了诗,才拉得动最动人,最悠长的弦乐;
有了诗,生活的快乐才不至于张狂,生活的寂寞才找得到歇息的住所。
有了诗,就算人心易老,梦也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