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为《学习之道》读书笔记
如果你遇到一个难题,比如每个月总有那么一篇读书笔记不愿意动笔,你觉得自己毫无想法,无处下笔,就像打怪升级一不小心遇到个棘手的BOSS——怎么办?
书里用诚恳的语气给了一些建议,我觉得十分有道理,介绍给大家——就是——二话不说,先给它一拳。
说人话也很简单就是——不要拖延,先做了再说。
比如你看完了一本书不知道怎么写它,你就先写,写了3行你就写不下去了,果断放弃,去做其他你能做的事,也许你还能逛淘宝,在墙上涂鸦,做做数学题,念首诗什么的,这样,到了晚上,你再打开你文档,你会发现自己突然文思泉涌,什么都想好了。
真的会这样吗?让本宝宝亲测一下。(自我实验)
1.提高学习效率的办法
人的大脑有两种思维——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对这两种思维的正确利用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专注思维——此模式回路紧密,所有学习都离不开这个思维,缺点是专注模式会使人陷入焦点狭隘的地段去。多用于理解新事物,辨认细节等,它一次只做一件事。
发散思维——此模式就是非专注模式时候大脑的状态,比如你刷微博,散步,休息等,都是发散思维在工作。它一次可以做很多事。
不擅长使用专注思维的人很容易患上“不愿治之症”——懒癌和拖延症。这是由于专注思维会使蜥蜴脑讨厌——“这东西根本不能(很容易地)学会!这会显得我很没用!”,这种提前到达的挫败感产生了痛苦,使人们无意识地想将注意力从“困难的”专注思维转到“轻松的”发散思维。
但是作者说,假如你没有先前就使用过专注思维,发散思维的更强大的作用就会和你擦肩而过。
第一个需要指出的是,专注的过程一旦产生,你就能体会到懒癌不能体会到的更高级的愉悦,所以有句话怎么说:认真的人能理解不认真的人的世界,但不认真的人无法理解认真的人的世界。我想这句话说的是:那些没认真学习过的人不明白这边的世界多吸引人。
第二,当你使用了专注思维之后,比如说,你很认真的想过关于“学习是什么”、“婚姻是什么?”、“这题怎么做?”的问题,即使你当时前思后想都没得出答案,你甚至还没得出一个满意的轮廓。在经过这一次专注思维之后,即使你不愿意,发散思维也会自动地开想这个问题,它会在后台默默地为你继续思考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我将题目称为“遇到大BOSS二话不说先给他一拳”的奥义所在,只要你结结实实打了一拳,你的小弟们就会在你离线后开挂,排着队在后台帮你刷怪,等你回来时候,发现BOSS只剩一层血皮了。你最先的那拳打得越扎实,后面的小弟就越兴奋,越自觉,越勤勉!
但一般人看见BOSS都会退避三舍,这样小弟的真正才能发挥不出来,它们心里老不乐意了,恶趣味上来的时候还会让你沉浸在拖延里无法自拔。
怎么对抗拖延呢,我十分同意作者的看法,作者在书里推荐了十几款干净好用的软件,不过在此我只介绍作者最最最推荐的治拖延的办法,两步:一关手机,二断网。
如果你发现自己怎么都无法将注意力稳妥地放在重要的事上,你可以换个办法,这是穷查理教我的——”不去做某事“。
如果你不能按计划”去做某事“,那就按计划地”不去做某事“吧。
2.提高学习技能——拼图(搭建组块)
Q:我确实是结结实实给了那BOSS一拳,真的不是懒癌的问题,我觉我的拳头软弱无力,比方我说确实认认真真地看了书,但是事后我很快又不记得书里讲了什么。
A:所以现在要说所谓的“结结实实”打一拳是什么意思了,换句话说,就是在专注思维时,你应该做什么?
专注思维的唯一目的也正是学习的奥义,就是“搭建组块”,组块这个概念我在之前的学习中就有过,赵周就教过一个搭建组块的办法,使用八字箴言,追问前因后果,适用边界。本书介绍的办法是重复三步:专注-理解-找背景信息。个人认为赵周介绍的办法更好,更简练。
但是这书的想象力比较好,作者将学习形容得很生动。
这部分是赵周没有讲到的,或者是我没理解到的。
首先,组块需要有什么功效呢?它就像桌面上的一块拼图,这个拼图你点击一下,它会超链接出海量信息(比如如果你认识我,认识我就是一个简单的学习行为,下次当别人问关于我的事,你能回答个123,那么你就建了一个小小的拼图)。这样,你的组块就算是建造成功了。如下图,一个具有超链接能力的组块就建造成功了。
我创建了一个划时代的海量超链接拼图其次,你需要一直建造这种具有超链接的组块。就像下图一样。
好多拼图或者很少拼图,取决于这个知识点的大小最后,这些组块之间相互联系,拼出了最终的图案。如下图。
开花吧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里面专注思维(建组块)和发散思维(整体拼图)都必不可少。
用学习历史来举例。你第一次知道原来历史装载了这么过人这么多故事,海量的信息让你简直无从入手,那没关系,你先打这个大BOSS一拳,比如手里有最简欧洲史,那就看他,先为自己组建一个小小的超链接,如果有人提起(点击了)“欧洲史”,这个超链接会使你说出什么来呢?你能说出些什么,就证明这个组块建造成功,能说出越多,就越成功。
然后你会继续建造其他拼图组块,比如中国历史,韩国,日本历史什么的。没建造一个新拼图,有时候也会为已有的拼图增添信息。
最后你会借用你的先前的拼图块拼出完整的拼图。
这就是一个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
我觉得这本书不适合学习初学者,学习构建拼图,还不如看赵周的《这样读书就够了》,不是去听拆书课,这里又可以说到书中一个观点,就是“能力错觉”——看懂了答案就以为自己已经懂了。但事实并非如此,你看别人带领你的时候很简单,但自己主动想一次效果肯定大不同。
PS.这文章其实是个自我实验,我在试我点题的观点是否有效。所以昨天我翻看了这本书,早上很认真想写作业,结果只写到(自我实验)的地方,我就放弃了,一天都忙得没时间想这书,直到晚上10点,离截止时间只有2小时了,我打开文档的时候头脑一片空白,心想,大不了写个800字吧。
没想到,一个半小时,我已经把想写的都写完了。
PSS. 如果写作输出对你而言是困难的,那最好早早动笔,把那一瞬间的想法先囫囵地记下来,你可能会狡辩说,我要是有想法早就写了,这你就错 了,还有一种思考方式叫“零秒思考”,就是说,在你看懂题目后在60S内写下4~6点看法。然后果断合上书本,干别的事。
如果你不信我说的,为什么不试试看呢?自我实验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办法。
PSSS.所以说,遇到大BOSS要不要二话不说先给它一拳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