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把注意力“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把注意力“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作者: jinqiuim | 来源:发表于2016-08-28 07:20 被阅读28次

文/余金秋

今天在“得到”上花199买了李笑来每周在上面更新文章的阅读券,这是一门持续改进认知的课程,以前读过他的书《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次听罗振宇的忽悠,又“上当”了。

我向来对花在买书或者类似版权上面的花销是不在意的,不是因为有钱,相反,就是因为拮据,才愿意花费来改变自己,我相信这些东西能给我带来新的知识,能改变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成长,认识的人有限,谈论的话题可能去年已经谈过,能帮助提升的人毕竟有限。如果没有新的东西进来,现在常说的话,一定还是去年说过的,思维方式也还是十年前的,几未改变过。

我知道这个世界牛B的人很多,悲哀的是,我从未认真思考过人家为什么那么牛。就像梁文道在他的《噪音太多》里写过的一句话:其实他们不是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里,装作什么都看不见;就是用双手去阻拦河堤的缺口,再悲哀地目睹水流不断从指缝间渗出。我不想我的人生重复着这两件事,我想有所改变。

牛B的人有两类,一类是他从出生就在牛B的人堆里长大,耳濡目染,以牛B的思维方式思考宇宙世界,以牛B的处事方式和这个世界对话,成就牛B的伟业。这是顺理成章的事。当然,这个世界并不是谁都有这样的条件,这就得靠觉悟了,第二类牛B的人是在他们的人生很早的年头里就已经认定了未来要成为怎样的人,并且明白了成就未来样子的道理,找到路子。他或许是某一天被石头撞了一下,突然觉得自己不应该永远这样,于是寻求改变,通过各种尝试和碰壁,最后找到一条认定的路子,经年累月的磨砺之后,就此走下去,成就牛B之路。

看过很多大道理,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吗?很多大道理,都是左耳进右耳出,未触及灵魂,也没有可以指导的路径,所以,要知道一些可以对认知有改变的大道理,可以对每一天醒来和10年后要做的事有指导意义的道理,才是关键。这种道理可能就像灵感一样,突然某一天遇到,算是幸运。

我从这门课的最开始,就了解到,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其实不是金钱,也不是时间,而是注意力。开始不太理解,财富自由不是金钱,不是时间,那还是哪门子财富。有一句话打动了我:人之所以穷,根本的原因就是不会管理自己的注意力,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资源就是自己的注意力,因为这是唯一由你自己控制的东西,绝大多数人不是莫名其妙的凑热闹,就是心急火燎的随大流,还有就是操碎了别人的闲心。

我们每天都在奔波,为生活努力工作,有时候疲于奔命,却发现并没有多少改善,每个人都会想,如何才能让自己未来能够不为钱而工作,也就是所谓的实现财富自由。就像有句话调侃的,别跟我谈理想,我的理想是不工作。

时间并不是财富,因为时间本质上不属于你。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生老病死早已定。唯一能确定的是在时间这个维度,你做了什么,也就是你把注意力倾注在什么之上。你只能与时间成为朋友,你对它好,它自然对你好,你投入多少,就有多少的回报。不管你拼命挽留,还是肆意挥霍,时间永远是按照它的节奏在走。金钱可再生,用钱置换时间,可以将更多的精力花在值得的事物身上,用长期倾注的注意力潜藏的巨大能量置换更多的金钱,是一种很划算的做法。

这个道理换个角度来讲,很简单,就是要把注意力放在一切可以有积累效应的技能上,然后给予充分的学习、思考和磨练。有些积累可能要花几年的时间才会显现,对于像体育、音乐、写作这些需要重复训练的技能,遵从类似1万小时定律。早一点明白这个道理,早一点不懈怠的持续训练,就会比别人早一点达到一个高度。晚明白也没关系,“朝闻道,夕死可矣”嘛,人生还长,来日方长。有个公式可以说明这个道理:(1+1%)^365=37.7834,如果每天多付出1%的努力,那么把时间维度拉得长一些,一年能放大到37倍。但有个前提,这是在原有的那个1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这1年里,不是浅尝辄止,不是这个“努力”的试一下,那个再试一下。比如如果我从2016年的1月1号开始,持续每天写一篇文章,到2016年的12月31号,我写的文章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我虽然没做到,但我知道这是条路。

把注意力倾注在值得做的事情上,值得爱的人身上,会是幸福的开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把注意力“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bmt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