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来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自然的添加衣服,这就像在如今的这个环境中,几乎大部分公司都选择了裁员和降薪,即使没有裁员和降薪,也选择了给员工加码,这几乎成为最常用的手段。
早上开会,按照以往的流程,每格销售都一一汇报了自己上周的工作,跟往常一样,老板在听到一些重要的信息的时候会打断进行进一步的询问,或者是停下来给大家做进一步的战略性的指点,最后当每个人都汇报完了后,老板做一个针对性的总结和指导,或者是给大家信心,或者是给大家压力,总之,他要说点什么,似乎说点什么就能对于大家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有很大的影响一样。
今天,老板跟往常不同。他拉了上个季度的客户拜访情况,似乎通过数据来看到大家的日常工作是不是兢兢业业。拉数据这样的方法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应该是普遍而又唯一的方法了,要不然管理工作过就只能依靠信任来做,很显然,最不可信任的就是信任,特别是在工作中。
通过进行数据分析,老板似乎看到了每个人日常工作的具体情况,那些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动机,偷懒,打酱油,集中打卡,只打卡这样的问题在老板的火眼金睛下原形毕露,每个人都在某种意义上偷懒,都在某种意义上钻制度的空子,但这是人性,不论你多么完善的制度,试图跟人性对抗的制度很难取得成功。
老板做了一番意义重大的陈述和分析之后,开始让人事公布一项新的考勤制度。这项制度在现有的制度上增加了具体的执行要求,特别是在每天的打卡时间上做了具体的安排,很明显,公司要杜绝大家在家里打卡的现象,要让每个人去客户那打卡,如果有工作需要用到电脑,也要去客户那,总之就是不能在家里工作,也不能晚点出门早点回家,是不是可以将这项制度理解为逼着大家离职了,很明显,大家之所以选择还在公司干就是因为大家有自己觉得比较看重的店,比如时间自由可以照顾家里,比如可以双休陪孩子,可是如果这些都没有了,如果大家有其他选择,还会在这干吗?不确定。
但从最近老板的一些决策来看,小公司的这种多变和不切实际体现的淋漓尽致,老板不开心就会出一些可能不适合业务的规定,因为客户可能没付钱就做一些普遍的政策,的确让人疲于应付,当然,欣喜的是这些决策大部分都会在执行一段时间后取消或者不了了之,一件事情没有闭环成为常态。
作为企业如果不顾员工收入一味的压榨员工一味的去压指标,最后可能适得其反。毕竟每个成熟的理性人经纪人都在不断的评估和调整行为,找到对自己最有利的行动。企业和员工都是在进行动态调整,不断优化自己的策略,最后达到博弈最优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