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会歌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帕克.帕尔默)之第四章《认知与共同体中——为伟大事物的魅力所凝聚》
不论你是谁,让你多么孤单,整个世界任你想象翱翔,像大雁般朝你呼唤,声声叫人心动,一再宣告你在万物之家的地位。
——奥利弗《大雁》
共同体掠影
在前三章里,我们一直在检验教与学过程的内在景观。我们审视了一些令我们远离我们的学生、我们的主题和我们自己的内在力量,看到了一些可以帮助我们缩小这些分离的内在方法:重新认识自我,面对恐惧并以悖论式认的思想方式,全面、完整地认识世界。
前三章是关于培养造就共同体成长的内在沃土,紧接着的三章就是关于共同体如何从内心世界融入课堂以及更大的世界。
共同体无法在分离的生活中扎根。
思悟:共同体也是命运共同体,离不开生活,只有在说中才会发芽、扎根、抽枝、散叶……
它是共同体形式的核心:教学就是要开创一个时间真正的共同体的空间。
有一所学校有一句十分美妙的格言: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追求真理。
当亲密变成基准时,我们开始失去与日新月异的事物建立关联的能力,而这正是教育的核心。
思悟:只有对学生提出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学生才会去按要求去做,逐步达到一定的标准。而实践的这个过程,恰恰就是成长的过程。学生成长的路上,少不了教师和家长的引领、指导和高质量的陪伴。
正如巴伯所写的:“这个争论表明,大学不知就公民的使命,大学本身就是公民的使命,本身就是文明。它定下一些规则或举办一些会议令共同体,加强对话和各式各样的公开讨论,这些都是知识成长的基本要素。……我本来要说民主政治与教育活动是平行的,或公民的训练和知识的熏陶与判断也拥有一个平行的结构。我们坚持认为他们其实是一致的。”
思悟:个人感觉大学可能给提供的平台更多,舞台更宽广,学生的时间更充裕,学习的空间更自由,学习形式更多样。但这一切的关键前提是会自主学习,有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
假设在魔术棒的帮助下,真的能建立一个能辨别出优质教学间各种细微差异的评价系统,作为校长人员对共同体的观念可能会带着傲慢灵魂的高中教育带来洗墙工。但是很明显,这种市场模式对教育学的过程存有危险。
首先,我们缺乏评估教学的有效机制。
其次,优质教育总是重视过程多于成品。如果有一些商在完成教育时变成一个只会接受信息存储程序上已经受骗了。优质教育会教学生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并能洞察别人所宣称的事情是否正确。
思悟: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要结合起来,不能只是一味地接受,要学会思考,在“接收”的同时,还要学会“输出”。
再次,优质教育可能至少在一段时期内令学生感到深深不满。
思悟:深有同感,学生生可能要过许多年才会感谢一位令她不满的交给她真相的教师。我也是一位对学生要求比较严的老师,感觉教学是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因为好习惯受益终生。小学,中学阶段正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
回头看一下自己初中的时候记的英语单词,现在还能熟练地读出来,这是为什么呢?可能就是初中是学生的黄金记忆阶段,只有储存了大量的知识,然后才能转化为内能。当时可能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但是在多年之后可能成为你提高自身修养的养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