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
阅读的价值:阅读本身是没有价值的,我们主要是通过读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阅读价值的体现;
当下的很多人的阅读状态,都是逐字阅读,一行一行的,生漏掉了某些优美和文字和篇幅,但得到的结果一般就是,放下书之后,一个字都记不住,甚至连书中讲了什么也讲述不出来,那么结果也是很明显的,就是我们读完书后,也达不成我们读这本书的目的。那么高效阅读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走出逐字阅读的误区。让我们在读书之前,先想好自己要做什么,通过读这本书,我们能实现什么?有着这样的目标去读书。
那么也就会想了,这是什么鬼阅读,连读书都不能愉快的进行么?那么我们又得来看了,如果你的目的是在兴趣上,纯粹为了体验书中的文字,那么就另当别论了。如果是想通过读书,想自己获得知识,提升技能,那么我们就需要调整一下以前读书的心态了。有人说过:每天都在做一样的事情,今天做用着同样的方法做着与昨天同样的事情,又在期待着明天有不一样的结果,这肯定是不太可能的,那么我们就要放空我们以前的读书心态了,以空杯的心态,思维的改变和提升,来达到结果的改变。从旧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中走出来,让自己有改变的能力,读书是改变我们这种方式的最可行的一条路,也是成本最低的一条路;
学会高效阅读的方法,建立底层逻辑,何为高效,有两个部分,一是速度高效和满意结果的高效。其次就是要去从结构上面去了解,了解作者写书的结构,脉络结构,当然这个是需要经过练习,尤其是刚接触高效阅读的伙伴,不要奢望第一本就能做到60分钟了解一本书,这个是需要一段时间来训练的。那么我们如何从结构上入手呢:
三个结构:
第一个:构建一本书的核心主题,一般占一本书的5%,通过写一本书要表达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去写这本书,想要解决读者什么样的问题;读书不一定是学习知识,是要学习作者是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要学习作者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这个为出发点。
第二个:构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一般占全书的20%左右。用逻辑来问自己。
第三个:论证案例,一般点本书的75%。作者会用大量的案例、数字之类的来论证以上第一、二点要表达的观点,以及自己方法的正确性,如果照此方法读完了之后,能大概的明白此书讲了些什么了。也就能讲述此书的内容了。
两个方法:
一、题目改变法:把书名从陈述名改为反问句。
二、内容提炼法:借助副标题,封面,封底,内容简介,包括豆瓣评分上对该书的评论,前提是要去做。
或许,上面的阅读方法会颠覆你以前对阅读的看法,阅读这件本身很高尚的事情说得很功利。那换一个角度来讲,我们在没有实现财富自由的情况下,都有责任和义务让家人过得更好。如果经济无忧了,那想要怎么样高尚,但就怕的是表里不一,一方面又要为经济所困,一方面又想着要读书陶冶情操。这一点就要我们言行一致,心里想什么,就大方的说出来,喜欢钱就大声地讲出来,每个人只要愿意去做,就可以达成,每一本书跟着做,分析作者的写书结构,和作者写书的底层思维逻辑,把阅读书的内容变成几个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记住一本书,再用书中讲到的方法来指导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训练营选择的书籍会从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维度去强化我们的认知体系,提升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说到这里,肯定还是会有很多小伙伴与我的想法一样,感觉质疑和担心。或者说不会做,其实说不会做,其实也是担心自己做不好。我们现在所要做的是放下顾虑,勇敢地开始。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听话照做,勤锻炼;认真努力的学习,完成作业。
余下的交给时间,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