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新华社发布了一篇名为《如何看待未来房价走向?》的文章,文章提到的几个点引发关注!
1、新华社:种种政策表明,中央遏制房价上涨的决心不会发生改变,调控举措不是装装样子的“花拳绣腿”,“房住不炒”定位正在从各方面得到进一步落实。政策“说话”,对引导和稳定房价预期起着关键作用,把一二三线城市中房价上涨的躁动打回原形,让有些地方寄予房价“再飞一会儿”的希望迅速冰冻。
2、新华社:有些杂音认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可能促使政府放松房地产调控。要明确的是,根据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所强调的“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的调控精神,决不会允许房地产调控半途而废、前功尽弃。不立不破,在房地产长效机制尚在研究、还未完全建立之际,在房地产调控正在逐步由以行政措施为主向综合施策转变的关键期,不会允许任何放松原已建立的调控政策体系、任由房价上涨的做法。
3、新华社:投机买房者、土地财政的依恋者乃至全社会都需认清大势,丢掉调控会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而放松的幻想,摒弃房价“复燃”的幻想,及时调整心态回归理性,沉下心来做一些有利于国家经济长远发展的实事。
那么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释放了哪些信号呢?下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众所周知,在中国博弈以及去杠杆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非常大的下行压力,最新的数据显示,三季度GDP是6.5%,不仅低于二季度的6.7%,同时也是08年金融危机后的最低。
更为重要的是,10月18日A股跌破2500点,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出于对经济下行的担心,市场担心民营经济的前景,也担心中国博弈可能带来的进一步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关于楼市调控放松的声音不绝于耳,比如最近盛会的“广州取消限价”、“厦门取购”,虽然后来被官方否认,但也反映了一种预期。人们预期楼市政策会放松,预期房价上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