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同于道者,希言自然

同于道者,希言自然

作者: jmybeautiful | 来源:发表于2017-07-03 19:23 被阅读0次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

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

少言辞政令,是合乎自然之道的。

所以狂风不会刮一个早晨,暴雨不会下一整天。

谁造成这种现象的呢?是天地呀。

天地所生成的暴风骤雨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人的激烈行为呢?

所以,追求道的人要顺从道,追求德的人要合乎德,背道背德的人会失去道和德。

追求道的人,道也会乐于成全它。

追求德的人,德也会乐于成全它。

有背于道和德的人,也会失去道和德。

诚信不足的人,自然会失去信任。

解读心得

1.老子贵言,主张少说话,少下政令,无为而治,因为这是合乎自然的。而道法自然,所以人要顺应自然。狂风骤雨是天地所为,尚且有时,不能终于朝暮。更何况人呢?人更不能有激烈狂妄行为,更要道法自然,以平淡稀言为贵。

2.追求道就得道,追求德就得德;相反,背道背德而行,就会失去道和德。对人不讲诚信的人,自然也会失去他人信任。这就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理也在此。

3.道为德之体之宗,德为道之用之外化。一个追求道德的人,自然顺道而行,以德行世。而道至纯至信。所以,一个有道德的人自然也会得到人们的信任。这是人心所向。

4.一个善于生活的人,会自觉地法天效地,道法自然,乐天知命,知足常乐,物来则应,过去不留,既能吃苦,也能享受人生。无论幸与不幸,他都会把这些看成是生命中不可回避的必然,积极乐观地接受,并有意识地体验生活,提炼升华出自己的生命精质。

相关文章

  •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希言:少...

  • 同于道者,希言自然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德者...

  • 学习《道德经》第23章

    原典: 同于道者,希言自然希言[1]自然。 故飘风[2]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

  • 跟《道德经》学生活(23)

    第二十三章 同于道者,希言自然 原文: 希言[1]自然。 故飘风[2]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

  • 道德经

    第二十三章 同于道者,希言自然 希言[1]自然。 故飘风[2]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

  • 道德经摘抄~23

    第二十三章 同于道者,希言自然 希言[1]自然。 故飘风[2]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

  • 《道德经》中悟教练(二十三)

    ——同于道者,希言自然 老子从不同角度描述道和德,顺道者道顺,有德者得之。佛家称:信为道源功德...

  •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2

    第23章 希言自然 第二节 【原文】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

  • 马王堆帛书版《道德经》揭秘 第二十四章 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

    希言自然①,飘风不终朝②,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 《道德经》新注(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同于道者,希言自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byz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