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愤怒,可我们从未思考过愤怒从何而来。
动物遇到危险时,整个精神与身体都处于应战状态,就是愤怒。人也一样,愤怒是内心受到危胁时的自我保护机制。(小脑的功能)
举例如下:
小孩写字写歪了,老师大声训斥,因老师的训斥,孩子更加不愿意写或者写字更加胆战心惊。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愤怒从何而来。是老师内心的执念(甚至是心理创伤)被情境激活,引发内心自我保护机制,自心进入应激反应状态。
世人一般都会认为:因为孩子写字不认真,导致老师发怒。
这种是非对错的评判,来源于大脑皮层的逻辑思维。因为人愤怒(或者产生其他情绪)时,大脑皮层会对这个情绪的赋予一个解释(大脑的合理化过程)。也就是“我”对是非对错的评判与思维逻辑的推演:孩子不听话好好写字是不对的,是孩子惹我生气的。
真相是:因为自心卡点被触发才愤怒,与孩子写字无关,孩子写字只是一个触发因素而已。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回关自心,看见自心卡点,消除卡点。
以后无论什么情况当我们生气时,马上告诉自己并非孩子(也非别的任何人、事、物、境)的错,是自心的卡点(创伤)被激发。只要回观自心,一定可以找到自心卡点。
事事如此回观自心,不掉入对小孩的是非对错的评判泥潭里,才是幸福之路。
有人可能还是会不认同上面的说法,坚持认为:因为孩子不认真,所以老师才生气。告诉你们一个简单的辨别办法:问自心情绪是否可控?所有的不可控情绪全部来自自心的创伤卡点引起的自我保护机制,外界只可能是诱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