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我为什么不看好互联网造车

我为什么不看好互联网造车

作者: 树先生1988 | 来源:发表于2019-03-22 18:43 被阅读0次

这几年,特斯拉带动了国内一波互联网造车热潮,威马、小鹏、蔚来等互联汽车品牌,其势头之猛,宣传之盛,一夜之间,“城头变幻大王旗”,“却把新桃换旧符”。而那些在汽车行业侵染多年的老品牌,却似乎显得畏首畏尾,裹足不前。于是,消费者习惯把互联网品牌看作“新”,而把这些老兵看做“旧”。

我曾到特斯拉位于北京金融街的展示店去参观,作为一个在汽车生产线上“装过车门扛过胶枪”的行业从业者,我当时对特斯拉的印象并不太好。别人可能是奔着炫酷的开门方式和琳琅满目的电子配置去的,而我就看一样——冲压件接缝的宽度。当时,那台样车前引擎盖的接缝并不均匀,且不说比传统豪华品牌的做工,甚至连一些自主品牌中档产品都不如——这可是一台当时售价近70万的产品。

在我看来,目前的造车新势力,无非是稍加训练的新兵,拿着激光制导武器,跟拿着AK的老兵作战,从第一战的战果看,新兵确实胜利了,攻城拔寨、所向披靡。但别忘了,老兵也会学着使用新武器啊,当他们缓过神,扔掉AK,也换上激光制导武器,那时候,大家又到了拼身体素质、拼战术素养、拼指挥协调的时候,新兵蛋子怎么跟那些百战归来的老兵抗衡。

我在汽车生产车间工作的时候,一个车门喇叭的标准作业票就有0.5公分厚,如何安装、如何打螺钉、如何拿胶枪、如何加力等等,确保工序既不会多余,也不会漏掉;一条生产线几百人的组织协调,如何确定工位与工序、如何防呆防错等等,也需要长期的沉淀积累。汽车很复杂,而且核心的核心是机械,不是电子。在这个战场上,谁的马步扎得好、谁的战术配合更流畅,才是决定因素。而且,一款车的设计周期要20多个月,绝不是今天流行什么就干什么的“风口思维”,而是要“一代接着一代干”的慢功夫,你永远也猜不对趋势,所以不妨回归自我,扎好马步。用先圣的话说,叫“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所以,当那些老兵也穿着防弹衣,拿着新式武器,走向他们熟悉的战场的时候,我相信,他们不仅能能扳回一局,还会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为什么不看好互联网造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cbn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