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穷查理宝典》P256
导读: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恶行,即使性本恶的人,如果监管到位,就不会养成恶习,芒格提出了激励机制引起的偏见,阐述了恶人到恶习的产生过程。
恶行总是在监管不到的地方产生,芒格认为,二个心理学的普世智慧模型,揭示了恶习的产生以及恶行的传播。
原文如下:
———————
一日他们开始偷窃,一贯性原则一这也是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将会很快和有利偷窃的环境结合起来,促使他们养成偷窃的习惯。所以如果你们经营一家公司,由于你们的管理不善,导致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盗窃公司的财产,那么你们就给那些替你们工作的人造成了极大的道德伤害。
这个道理也很明显。创建一套严密防止欺诈的管理系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不然的话,你们就会亲手毁掉你们的公司,因为人们既然能够不受惩罚地偷窃,就会拥有一种激励机制引起的偏见,认为糟糕的行为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如果别人那么做了,你就知道至少有两种心理学原则产生了作用:激励机制引起的偏见和社会认同。
————————
这段文中,讲到了关于激励机制失控2个心理学原则,偏见及认同。
先说说激励机制引起的偏见,会引起恶行,有三个要点:
1.偶然的获利行为,比如第一次偷窃;
2.未受惩罚,比如未收到肉体伤害或道德谴责。
3.形成偏颇的价值观,如偷窃不造成问题。
在错误的价值观指引下,终走向深渊。
这个心理模型很管用的,比如在工作中,你读到了现在单位纪监审的“三不腐体制”—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你可能记不住,印象不深,但如果你读过这个底层逻辑,那么就会明白:
1.受惩罚就会不敢腐;
2.没有偏颇的价值观就不想腐;
3.控制偶然的获利机会就是不易腐。
可见,懂得这个道理足以使你成为一个好的反腐斗士。
当然这个底层逻辑也可以用在孩子的教育上,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习惯不好,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下功夫。
再说第二个模型,恶习的社会认同。一般人会有这三个过程:
1.受到道德伤害。集体利益受损失,他人偷窃获利,自己老实失利;
2.偏颇价值观,比如偷窃没有问题;
3.社会允许偷窃存在,我也可以获利,不受惩罚。
在错误理念的指引下,恶习得到更多人的实践。
那么我们在工作中遇到恶习并防止它扩大时,可以采用这三种措施:
1.别让老实人吃亏,要奖励雷锋同志;
2.违法必究,任何恶行都有恶果;
3.形成共识,现实环境不允许恶行存在。
有些人面善,烂好人,殊不知助长了他人的嚣张气焰,所以从后果上来看,烂好人需要抨击。
孩子有时对我说:“爸爸,现在班里的学生没有不玩手机的。”
我就问:“那是谁,我给他爸打电话。”
这里用的是第三条,我和孩子同学的爸爸都不允许玩手机,营造无手机环境。
同样,在你的孩子教育中,如果孩子有了坏习惯,你能用这三条底层逻辑,形成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吗?
期待你的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