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小区里的超市买东西,出来回来之后才发现袋子里装的一袋香其酱忘记收钱了,便又折回去让收银员重新收款。那时自己还在想,这样做是不是有点傻,是收银员忘记了,又不是我故意拿出来的,可是不回去总觉得心里头有个疙瘩。于是便转回去在收银台补交了钱,心情也痛快了。
今天在思考该不该回去付钱的一刹那,突然意识到了,我当时作出决定是为了取悦自己。
在这里的“取悦自己”不是讨好,是广义上的让自己舒服、安心,得到自己的肯定。

我们每天都渴望让别人认可自己,不经意地取悦别人。其实最应该取悦的人是自己,最应该得到认可的也是自己。
如果我没有回去,贪了这两块五毛钱的小便宜,我也失去了从心里对自己的信任。我们告诉自己要对别人言而有信,做一个讲信用的人;可是对自己说了不算算了不说,做的计划多数都没有完成,你对自己言而有信了么?
你会认为,这不重要吧,别人也不知道,这是我自己的事,不会影响别人对我的看法。如果比起你对自己的看法,更看重别人对你的看法,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这是读书时从《读者》杂志上看到的一段话,对我影响很大:
生活不是你的长相、分数、工资
生活不是别人是否喜欢你
生活不是这些
生活是你爱着谁伤害了谁
生活是你为朋友挺身而出,
是你对自己的看法
是你以自己无可替代的方式去触动别人的生活。
生活是你对自己的看法。说到底,生活是自己的,这一生都是在和自己相处。一心想着在别人眼中树立什么样的形象而不听从内心无异于“掩耳盗铃”。
现在有一个词叫“人设”,我的理解就是一个人想在人前设置的一个印象。它的初衷就是“人为设置”而不是自然而然做出来的。多数“人设”都会崩塌我丝毫不意外,因为不发自内心做的事情永远不能持久,就像一个谎言终究要露馅。
有一次兔向我承认错误:“妈妈,我撒谎了。其实我刚才玩了一会手机,可是不告诉你事情总觉得心里不舒服。”
我认真地对他说:“恭喜你,你的小法官上岗了。”
他不解地看着我,我继续说:“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小法官,当你做了对的事情,它不会有什么反应;当你做得不合适了,它就会发出警告或者反对的声音提醒你,让你心里不安。有些事情别人看不到,可是这个小法官都能看到,他很公正。”
这个法官就是良心。这似乎是个老掉牙的词了,但是很多烦恼都跟这个词有关。
有人说我去抢银行有钱花也是为了取悦自己,那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欲望而不是顺着自己的良心。抢银行的人花钱如流水但从来都是心不安的,怎么能“悦”呢?
所以,取悦自己,得到自己的认可才是生活,认真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