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是曾点的儿子,而曾点同样是孔子的弟子。曾参出生在一个临近没落贵族的家庭里,而这家庭里仍保持着诗书礼乐文化之风。曾参的父亲曾点曾在与孔子的一次对话中说出了自己的志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由此可见,曾点是一个对自由与和平非常向往的人。而作为曾参的原生家庭,他的家风也会深深地影响着曾参。公元前490年,16岁的曾参拜孔子为师。
曾参与他的父亲曾发生过一件事,因为这件事曾参受到了孔子非常严厉的批评。但是,我不太赞成孔子的批评。曾参在除草的时候不小心斩断了农作物的根,他的父亲曾点非常生气,“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后来曾参苏醒了,欣然而起,回到家后还问他的父亲“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后来孔子听闻这件事,非常生气,不见曾参。而之后则让人传话曾参“小锤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侍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要是你父亲把你打死了,你就让你父亲陷在不义里了,这还不是不孝吗?我非常反对孔子的教导,我认为虽有孝道一说,但是帮助父亲掩盖暴行不能算是孝,因为这在本质上是不义的。而曾参也没有全盘接受孔子的教导,所以之后注《孝经》的时候,中和了一下孔子的教导和自己的观点,写下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一段话。
曾子是一个悟性算高的学生,他曾领悟到“忠恕”。“忠”,是心正、心诚,心不偏不倚。“恕”是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恕”加上“爱”,便是仁。孔子更注重“外推”(可能因为他的内修已经到达了很高的境界),想要恢复礼乐,于是将“仁”向政治方面推。而曾参在之后则更偏向小范围的外推,而且结合了当时的实况,选择以教书的方式让他的学生们“内修”仁心。
孔子是在曾参之前去世的,他将自己的孙子托付给了曾参。而曾参在自己的老师死后的下半生中,没有选择出仕,而是选择了教学以及著书。曾参不出仕是否违背了孔子的道路?我认为他并没有违背。曾参不出仕,首先可能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内修不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步入仕途。其次,曾参可能发现了生命里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去照顾好孔子的孙子子思,以及通过教学、著书的方法,先将大道保存下来。现在去进行仁政并不是一个好的时期,所以曾参为后世考虑,教学也正是为了后面的时代里能够恢复礼乐。
当时,曾参和子夏一起教学。横观历史,子夏培养的学生有很多在政治、军事方面有了很大成就,但影响力没有那么大。而纵观历史,子思作为曾参的学生,又培养了孟子,孟子又对后世有了非常大的影响。可以说,曾参仿佛是将眼光放长远,去影响未来更遥远时代的我们。
曾参在撰写《孝经》时,将所谓的“孝”分成了小孝和大孝。小孝是事亲,便是将仁心推向父母,大孝是立身行道,扬名后世,光宗耀祖,便是将仁心推向天下。《大学》的作者也是曾参,相比较《论语》而言,增生在这本书中描绘出了修炼的路径,也就是渐修之路了。可以说,曾参在教学的同时,也在自己对自己所学过的东西有新的领悟。
曾参是我最欣赏的一个孔门弟子,因为他有“远见”,也可以说有自己的思想,更厉害的是,他能够将孔子的思想和自己的思想结合在一起。而聪明的他,更是通过教学的方式,将大道保存了下来,他的弟子的弟子,更是对现在的我们有着很深的影响。总之,我也希望自己能成为曾参一样的,能将所学和自己的所思结合在一起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