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迷上了苏东坡,先后看了费勇的《作个闲人:苏东坡的治愈主义》,和谢依的《苏东坡传(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通过这些解读,对苏东坡的人生经历,以及北宋的政治有了相对全面的了解,也把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秦观这些人连接起来。
一个实实在在的朝代,一些实实在在的人生,苏东坡的一生高起点,为了生计不得不在体制内,却总能融入彼情彼景,不断与自己与环境和解,找到生活的乐趣。
余光中先生曾说:“如果要去旅行,我不要跟李白在一起,他这个人不负责任,没有现实感;跟杜甫在一起呢,他太苦哈哈了,恐怕太严肃;而苏东坡就很好,他可以做一个很好的朋友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感谢圈友推荐的纪录片《定风波》。
苏轼从名动京师,到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是他人生的一个巨大转折点,他从苏轼变成了苏东坡。
在黄州他的新身份是农民,失落、孤独、彷徨都有,他却很快调整,适应了自己的新身份,并融入了当地的新生活,不仅发明了东坡肉,东坡饼等美食,更是在第三年写出了耳熟能详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一首诗把自己坚定的内心、不畏风雨的态度、相信美好如期而至的信念,以及波澜不惊的平和心态表达的淋漓尽致,只有经历过生死,才能有如此的大彻大悟。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东坡就是如此,永远对生活充满热爱。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一句不经意的诗,却成了苏东坡一生的写照。
他一生多风雨、少晴天,一直在路上,却总也回不了家。20岁丧母、28岁丧妻、29岁丧父、42岁想投水自尽、43岁被贬黄州、48岁丧子苏遁、57岁被贬惠州、60岁被贬海南。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性情真挚,不改初心。达则兼济天下,穷则不至于独善其身。
人们爱东坡,皆因他闪耀的人性光辉,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发现身边的美,始终热爱生活,不负其乐。心性旷达,“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感谢自己最近迷上苏东坡,了解了他的很多事迹,一路行来都是师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