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莫言的《师傅越来越幽默》,一反常态,读得很慢很慢,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字一个字抠着看的,再者手写批注,更是拉慢了阅读速度。
不是有什么生僻字,就是很震撼,一个人怎么能把文字运用得这么恰当好处,能把语言,写得这么精炼准确,还带有幽默感和不知怎么言说的讽刺意味。
一件事一个人,如果我来写,完了,铁定是一潭死水,人物扁平,事件毫无趣味。但莫言的文字,却能将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人物的日常动作、语言、神态、生活习惯等等能表现人物特性的东西,一一生动的描写出来,每段文字,都是能拍成电影的细致入微的生动画面。
之前读过莫言的《蛙》《红树林》,那时只是觉得好看,没有去细细琢磨到底好在哪。后来《丰乳肥臀》《生死疲劳》看成了半截书,不是觉得不好,只是读起来太过于沉重、难受,于是开始抗拒读莫言。
最近读《师傅越来越幽默》,貌似又猛然间发现了莫言的小说写得真是好,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市井小民,又或是老农民老工人,三教九流,唉,没有他写不活的人和事。故事蜿蜒曲折,人物语言犀利幽默,时代背景感特别强。
现在想来,我之前的读书态度,应该是不太对的,太怕看悲剧,害怕面对读完悲剧之后那种莫名的伤心苦闷心境。因为这样,错失了多少因悲而美的巨著,真是一个幼稚的读者。
读书,应当努力跟着作者,去走走书中人物的生命历程,在这之前应该客观的将自身抽离。只有冷静客观了,将偏见剥离,才能做出正确理性的判断和评价。
无论是悲欢离合,还是美好的现实或是愿景,又或是活生生将美好的事物撕碎了给人家,都是人生常态。
世间本无什么完美,人生也没有一个好的标准的模版,人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自认为圆满的人生追求。
月有阴晴圆缺,水满则溢,好到极致,便会变差,盛到极致,便会衰败。
万事万物,都在循环往复地努力寻求着平衡。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带偏见,破除狭隘,带着更多的包容和接纳,以客观和平常心待之,或许读起来,又将是另一番心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