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茅盾
《子夜》总共19章节。第一次断断续续看到第八章,中途因为其他事情耽搁,就没继续看下去。也实在是因为这本小说太晦涩难懂了,例如“公债”、“空头”、“多头”等金融类的词汇,让我看得云里雾里,不得不借助度娘查意思,即便如此,许多地方依然看不懂。第二次读便从开头重新读,稍微梳理明白了书中的人物关系以及部分词汇。
小说的背景设立在20世纪30年代的旧上海,当时军阀混战、工人罢工成为趋势,民族工业难以得到振兴。吴荪甫竭力想要振兴自己的工厂,并且和王和甫、孙吉人合力投资建设了“宜中”,兼具银行的功能,也想要顺势挽救一些中国其他类型的工业。他们同时也一起投入到“做公债”的热潮,一手抓自己的信托所,一手大刀阔斧做公债。赵伯韬和吴荪甫合作过,但是最后变成了敌对的对手。
不得不说,刚开始读的时候,我是非常崇拜吴荪甫的。他有“铁腕” ,有魄力,野心很强,也有爱国的心,做事情果决。他也有脆弱的时候,然而是不会让别人看见的,即便那个人是自己的妻子。他宁愿自己在屋子里消化事业带来的困难,也要给外界营造一种他是无坚不摧的强人形象。然而,在那样一个混乱的大环境下,又由于对手的经济牵制,吴荪甫的许多缺点都暴露出来了,他的“铁腕”慢慢发挥不了作用,最终走向失败。
看《子夜》的时候,中间穿插着看了一本恋爱加创业的网络小说,当时就被男主女主全身心投入创业的热情打动,他们不仅为了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能够得到发挥,也为了自己的国家能够自主开发研究产品,不再受外国资本的牵制,彻底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而做努力。同样,吴荪甫刚开始也想做成振兴民族工业的大事业,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成功。
读者对《子夜》评论的褒贬不一,但既然茅盾确实是一个出色的作家,那么从他的作品中总是能学到一些东西的。因为所处的时代毕竟不同,书中的部分片段确实不能理解,这或许也是为什么许多描绘反映作者自己所处时代的小说,受众比较小的原因。但我坚持的想法依旧是,只要文字不是花里胡哨且空洞无比的,确也能收获一些东西。从这本小说中,我算是稍微明白了一些关于金融方面的知识,比如对于炒股票这个概念,就没有那么不明白了,也稍微明白为什么投资可以带来极高收入的同时,也会带来极大的风险。我最喜欢的是这一段,“他是理想的,同时也是实际的;他相信凡事必须有大规模的计划作为开始的草案,和终极的标帜,但如果这大规模计划本身是建筑在空虚的又一大规模计划上,那也是他所不取的。”它在提醒我,走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像在沙滩上走路一样,如果没有海水的捣乱,回头能看到自己的一串脚印。我需要一步一步,异常坚定地走下去,切不可做空洞的梦。
完\^O^/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