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海里总有写不完的东西,但有些东西却是怎么也碰不得的。比如某些观点,某些看法,某些偏激的言论,某些并不存在的东西。
喜欢看英文原著,虽然看的速度比中文要慢很多,却很是喜欢。但现在能买得到的英文原著基本上都可以买到翻译本,直接看中文版本即可,不需要花各多的时间去理解书里的内容。
第一次看《挪威的森林》时,那时看的是被翻译成英文版本的书,当时觉得不大可能买到中文版本的书,因为此类书似乎不可能原滋原味地翻译成中文给大家看,但其实这本书很早之前便有中文翻译本了。
再接着看村上春树的其它书时,发现原来他的书基本上都能找到中文翻译本。
要是原文是中文,此类书估计还没上市,便在出版社那里被直接删掉,或是作者被要求更改里面很多的内容,纠成符合出版的。
但真正符合出版的,都被设置了什么样的条件,很多时候,我们已经不能再过于在意,否则很多东西都没办法转变成文字了。只能能转变成文字的,不一定会被全部出版成书籍。
只是很可笑,也不可否认的是,文字,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特色。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出版书籍,在某一个阶段,会被完全否定掉,胎死腹中。
有些内容,现在出版不了,或是过了一段时间,却又能被接受了。
不同的时代,人的接受能力不一样,不同的背景,能融入的色彩也不一样。
写,可以一直很努力地写,而出版的内容,却只能是选择性地出版。
为着世界的真善美,为着世界的公平公正与平等。文字,是美好生活的一种反映,能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加速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