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历本黄国静 2021410038 18786737019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尚有回报恩情的行为,人又何尝没有,但是人们在应该回馈大地母亲恩情的时候又做了什么呢?假如在几千年甚至是未来的地球上,有许多生物为了生存而产生了集体变异,你的第一想法是什么?是人类的变化,还是生存环境的变化,又或者是科技的发展。那么在面对地球环境的逐渐恶化时,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呢?
在国外有这么一部影片名为《被污染的海下世界》,该影片一开始出现了一条铁桶鱼,它正在觅食,周围都是废弃的易拉罐和轮胎等,突然它的身后出现了一条汽车鲨,它仿佛和汽车融为了一体,之后的结局显而易见,铁桶鱼被汽车鲨吃了,它的残骸又造福了瓶盖蟹。一大群瓶盖蟹一拥而上,啃食瓶盖蟹的尸体。在之后的影片中,还出现了被锅盖污染的乌龟,被坠落的客机污染的章鱼以及被垃圾袋污染的水母,小灯泡鱼等。他们都出现没有提及人类二字,但处处都是人类留下的痕迹。环境污染给我们的大地母亲带来了严重的伤害,而我们的所作所为都一一显现在了她的身上,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回报吗?例如之前我们大家所在意的核污染问题,日本不管不顾将核废泄物排入海洋,污染周边海洋环境。我们抛开外观因素来看,这样的行为就已经是对大地母亲造成严重伤害了。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 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必须要承认 ,今天生态环境保护的许多矛盾,往上追溯都是经济发展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从前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于是就有一种声音认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天然矛盾。毋庸讳言 ,如果将目光局限在眼前,局限在这3000亿元,舍弗勒等企业势必会付出相应代价;但如果放眼未来,将3000亿元的产值放大到3万亿、30万亿,就会发现环境保护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反过来说,对舍弗勒而言,如今的焦头烂额,何尝不是在为过去的生态欠债补偿,为未来的生态潜力投资?
保护环境已然刻不容缓,中国也在积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在国际上,助力"一带一路”生态文明建设等,在国内,将保护环境写进宪法,写进党章,更是将绿水青山上升为理念。中国,在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现了什么叫大国担当。
然而我们作为社会公民,不仅要关注自己所生存的环境,更要思考自己身在其中所担当的角色和使命,这样才能体现出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天地万物本吾一体,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己。最后我呼吁大家:让我们一起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拒绝污染破坏环境,拒绝伤害我们的“母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