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2019,从乍暖还寒的初春一路走来,走至这骄阳似火的盛夏,一路跌跌撞撞,一路匆匆忙忙,甚至有时来不及回头望望来时的路。
一路走,一路忙,虽有疲倦,但也有收获。从书香校园的建设到教学的常规管理,从每一次的学校教研活动到每周一的教师公益读书会,从课上到课下……一切工作的繁杂和紧迫,让身陷其中的自己在应对时,有犹豫,有顾虑,同时意识到自己厚积的不够。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工作?找到工作中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我想只有向内寻求。
从去年年底接触南明教育开始,我被它“过一种理想的教育生活”的理念所吸引,被“相信岁月,相信种子”的教育情怀所感动,带着好奇和探寻的心,我越来越走向南明。从干国祥老师到魏智渊老师,再到马玲老师,到无数个不知名姓的南明老师,我才知道“孤陋寡闻”的真正含义。于是,开始了内心的觉悟。一本《教师阅读地图》给了我全新的视野和思路,原来阅读,有意义的阅读才是我们作为老师应该有的模样。通过阅读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从教书匠变成一个“家”。
阅读开始了!从左藤学《静悄悄的革命》,到《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从《理想课堂的三境界》到《我的教育理想》,买书,拆书,读书,期待,欣喜,感动……
一直喜欢儿童文学,喜欢图画书,喜欢其中散发着生命的真善美。所以一直想在学校做儿童阅读课程。2018年一直跟着亲近母语学,从松居直《幸福的种子》、《我的图画书论》,到彭懿的《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到《朗读手册》等等,感觉不过瘾,总觉得少点什么。今年春天刚好与南明相遇,在马玲《孩子们的早期阅读课》中邂逅了读写绘课程,一下便有了相见恨晚之意。南明大语文课程真的让人向往。于是,开始了南明网师的追求之旅。读写绘课程的参与让我见识了南明网师的厚积薄发。没有经典的啃读的累积哪有授课时的高屋建瓴和挥洒自如。所以汗颜的同时明白了:哪一个人的成长不是一路奔跑一路艰辛。
读吧!《小王子》、《特别女生撒哈拉》、《一百条裙子》、《吹小号的天鹅》、《夏洛的网》、《不老泉》、《云朵工厂》、《小魔女艾咪》《精灵鼠小弟》、《哈利波特》……还有那些太多的绘本已不胜枚举。
越来越接触儿童阅读课程和儿童读物,越意识到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关注学生,遵从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去教育孩子是多么的重要。阿德勒的《儿童人格教育》给我开启了一扇门。然后以前考心理咨询学过的心理学知识,以及参加家庭教育宣讲的几年实践经历此时与读的书有了很好的打通融合,很多时候便有了“哦!原来这样!”的欣喜。
其实作为一名老师,仅有阅读是不够的,还要学会在阅读中建构和穿越。“在根本处,如果没有一个艰难的穿越过程,如果不能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如果没有改变、完善大脑中的认知结构,所有这些或听来、或从书上看来的知识,都不能有效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都不足以让自己彻底走出类似的困境。”教师专业发展之所以难,就难在突破、完善自己原有认知结构。所以在阅读中明白了这些,也明白了成长是一个“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过程,是一个领悟天命,寻找自我,直至自我实现的过程。要实现生命成长,需要阅读经典,啃读经典,要肯于从坐冷板凳。
“高高山顶行,深深海底行”,只有深深地沉潜到淤泥中,不断汲取营养,不断积淀岁月,既要耐得住寂寞,也要经得住诱惑,然后未来某一天,怦然绽放,成为一朵美丽的蓝莲花!
喜欢意象对话创始人朱建军老师的那本书《安顿和滋养我们的心灵》。每一个的心灵都需要安顿,同时需要不断滋养,只有这样,我们的心灵才能开出娇艳的花来。作为老师,我们的心灵也需要安顿和滋养,而阅读是安顿和滋养心灵的最好大补汤。所以,阅读吧,在书香中安放心灵。
前方的路,遥远而未知,但有了阅读,学着去建构,相信一定花香满径,让我们旅途中撒满阳光,向阳而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