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市场综述:态度胜过现象
最近全球各大央行纷纷出现利率下降、货币贬值。人民币兑美元也出现“破7”的行为。对于人民币汇率的看法,我们认为“态度胜过现象”。
如官方表态:“7这个数字不是年龄,过去了就不再回来了。”。之前如此长的岁月,正因为中国央行的努力,才一直尽力保障着汇率不破7的稳定。在贸易摩擦背景下,人民币贬值是利多中国贸易的竞争力的。
负面因素,自然是因为汇率的贬值,会一定程度影响外资的稳定性。
如果深入探讨的话,这个事情本身并不是那么夸张。如前所述,态度胜于现象。即便贴上“汇率操纵”标签后,也有1年的谈判期。其次,资本交错下,金融冲突爆发带来的潜在风险太大,美方也必须谨慎;再次,在过去30年来,美国从来没有对“汇率操纵国”实施过实际的金融制裁。
周末朋友圈也刷屏了,纷纷谈及最近监管层的“三箭齐发”。所谓三箭,指的是转融资费用下降、明确券商风控指标计算标准,市场视为这是默许券商加杠杆、两融标的大扩容,其中中小创扩容力度很大。
事实上,两融资金大都是高风险偏好资金,对融资利率的敏感度并不明显,所以这一块的“利多程度”的实质是有限的。而两融的扩容,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历史角度来看,历次两融扩容带来的影响有正有负,但并无绝对的正相关关系。
重要的,依然是态度。
官方表示,目前两市的杠杆,已经降低到201年最高峰的百分之20。这句话伴随着三箭齐发之政令,背后的深意才真正意味深长。
对,就是很明白的告诉大家,可以上杠杆了,可以加大风险偏好了。当然,市场买不买账,另论。不过,我们从人性去理解,当知道,在汇率已经暂时丧失了稳不破7的背景下,外资们需要一个可以看见盈利方向的池子才愿意留在中国。这个池子,会是股市吗?
结论:目前,是态度胜过现象。政策出现显著善意释放,但市场情绪需要实质性的企稳、回升才能真正缓解信心的丧失。态度先有了,接下来才是“现象”本质。只有现象与态度齐心,才能确认市场企稳。
策略:维持之前策略不变。低吸核心头部资产加业绩成长性较好的中小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