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果有一天你不在了…

如果有一天你不在了…

作者: 心猫 | 来源:发表于2017-02-05 10:19 被阅读0次

    岁月静好,韶光易老,生命短暂而值得珍惜,然而理想的丰碑往往经不起现实的侵蚀。前一段时间,徐凯文老师的一句“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把“空心病”带入了平凡人的生活,因为意义的缺失,生命变得虚无而漫长。

    生命的意义无法衡量,但是时间可以。每个人对生命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对自我存在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拥有的时间是一样的。找寻生命的意义,或许应该从确定生命的时间开始。

    假设,你今年30岁,不出意外的情况下,你能活到90岁,那么你还剩下60年的时间。我们把一周看成一个格子,那么你还剩下3120个格子

    满满的一屏,看上去并不坏,但这些并不是有效的时间,假设你每天睡8小时,那么剩下的60年中你花在睡眠上时间是15年,780格。假设你每天上班8小时,除去乱七八糟的假期,平均每周上班4天,那么剩下的60年中你花在公司的时间是10年,520格。所以,你真正剩下的时间只剩下1820格。

    虽然减少了不少,但是感觉也不坏,余生可支配的时间还可以。假设你每周末都按时回家,在家里会待上两天,那么剩下的60年中你在家的时间(除去睡觉)是10年,520格

    假设你在家的每一天能有4小时的时间陪着父母,假设你父母今年55岁,同样的寿命到90岁,那么你剩下的60年中,实际能够和父母相处的35年内,你陪伴父母的时间是1.4年,73格。


    如果你每两周回家一趟,如果在家时你陪伴父母的平均时间是2小时,甚至1小时,可以自行计算一下还能够剩下多少的时间。

    但是如果,哪一天你不在了,那么剩下的时间便是0

    11月,参加了心猫心理在桐庐县失独家庭的心理慰问活动,如果你不知道“哪一天你不在了”所代表的意思,那么,我想通过走访失独家庭的经历来给你提供一点想象的素材。

    “孩子不在了,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询问生命的意义不是那些高等学府,受过顶尖教育人的专利,他们是经历过生命最残酷对待的人,他们叩问的是自己,是天地,是神明,他们的语言比文字更有力量。大部分的失独者都是最平凡的人,他们很多已经步入古稀之年,在他们的人生观念里,生命就是传承,从出生到死亡,本就是这样的平淡,然后突如其来地事故断了传承,这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原本能够一眼看到未来的生活消失了,前路变得漆黑,他们自然恐惧,自然害怕,自然会愤恨。

    如果需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失独者,那么凝固”最恰当不过,他们大部分身体僵硬,脸部的线条紧绷,身体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各类病症,头脑因为过度地悲伤陷入冰冷,思维重复。有些十几年过去了,还是在不断地追问“为什么是我?”,有人不断地上访,坚定地认为某些人需要为此付出代价。

    心理学中把对于父母亲人的死亡称为客体失落(object loss),把子女的死亡称为主体失落(project loss),客体是构筑个体内在世界的重要部分,而主体是个体内在世界的核心原则。在我们的认知里,死亡是有先后顺序的,亲人的离去让我们在悲痛之中也不得去面对自己终将死去的事实。丧子之痛最难承受,不仅仅在于悲痛本身,更在于对生命规则的破坏,逼迫着生者去面对自己时刻都可能死去,在死亡面前他们没有了任何的掩体。

    “现在还能动,以后年纪大了怎么办?”

    在表达悲伤之外,失独者的每句话都透露着对死亡的焦虑,他们不知道焦虑来源于死亡本身,即便他们身体尚可,即便他们经济宽裕,但是,挥之不去。很多人会有那么一个假想的情景,“哪一天年迈,身体不好了,在家里跌倒了,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只能一个人等死,可能要臭了才会被人发现”,如果你愿意闭上眼睛去感受一下,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绝望。

    更直接面对死亡的场所是医院,因为过度悲伤而导致的身体问题让失独者更频繁地往返于医院间,然而更心酸的是他们无力面对攘攘的人群以及繁杂的流程,更无力承受隔壁的一句问询“你孩子怎么都不来看看你?”在充满死亡焦虑的环境里,他们是那样的无依无靠,每个失独者都只能祈求随着时间的流逝能够慢慢缓和内心的伤口。有人愿意去倾听他们的故事和悲伤,但没有人能够陪他们去面对死亡,在这个领域,尤其显得孤独。

    心猫呼吁:关爱失独人群

    对抗孤独最好的疗愈是“亲密关系”,然而每个人处理悲伤的方式是不同的,男女之间的差异尤其明显,很多失独家庭在承受丧子之痛时还需要面对夫妻关系间的“冲突”。见过越多的失独者,越能够发现一个规律,那些恢复的比较好,情绪比较稳定的人,肯定身边会有一群给TA支撑的人,可以是兄弟姐妹,父母配偶,也可以是亲戚朋友,老师同学等等,如果你的身边有那么一个失独者,那么你对TA的支持可能会影响TA的一生。

    在你的眼里,他们的身世可怜,难免心生同情,那么,他们在你的眼里读到的就是同情,自然心生卑微。很多的失独者都会觉得低人一等,这份后天形成的不平等感就是横亘在“亲密关系”间的深壑。如果有一天你将面对一个失独者,放下心里的压力,用平常的心态去对待他们,接近他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柔软的,他们更是如此。

    如果,你的生活一定需要去寻找一个意义,那么你存在的本身对于父母而言就是一个重大的意义,这份需要和责任是否也能够转化为你寻找的意义?




    今日互动

    好好的和父母聊聊天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有一天你不在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as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