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付费文章
历代高考嬗变:从“代圣人立言”到“为政府美颜”

历代高考嬗变:从“代圣人立言”到“为政府美颜”

作者: 费蜡斋 | 来源:发表于2018-03-16 08:45 被阅读46次

    无论古代的科举文章,还是当今的高考作文,从发展脉络来看,都经历了意识形态逐渐收紧的过程。尽管最终都发展为“不说自己的话”,但在“应该说什么话”上,古今却并不相同。

    1、从“素质教育”到“代圣人立言”

    科举制度经历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两个阶段。

    科举,顾名思义是“分科举士”。唐代的分科种类,五花八门,几乎你有一技之长就有可能选到你需要的分科。

    甚至唐代的分科随意到因人而设,你会写诗那就考你写诗,你精通水利那就考你水利。杜甫就是根据皇帝的“特科”召试文章,成为备用公务员的。

    唐代科举的“常科”里有道家、儒家的经义,你擅长道家神仙学说,也有进身机会。

    开元间,又增设“博学宏词”科,让广大文艺青年也有机会进入体制内;武则天时期,又增设“武举”科,没文化有武力也被照顾。

    可见,到唐代中叶时,科举考试的内容还非常接近当代所言的“素质教育”,几乎任何专长都有用武之地。

    然而这种繁荣局面很快被“经义”、“策论”两科一统天下,科举考试的内容渐行狭窄。到了宋高宗时期,重开“博学宏词”科,尽管是辅助科目,但多少又丰富了士子的上升渠道。

    必须说明的是,唐代的“经义”,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必“代圣人立言”;策论更是可以指点江山,就国家大事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是受欢迎的。因此,学子们尚有极大的思想自由度和真才实学的发挥空间。

    宋代朱熹出,“经义”被彻底限制,不仅是命题作文,还是命意作文,考生的观点是不允许超出经典原义和朱熹释义的,当然此两者也往往是一回事。

    不许发挥个人观点,完全“代圣人立言”。从此,“不说自己的话”成为中国考生的规矩和习惯。

    经过蒙元的洗礼,明代强化了中央集权,不仅在内容上钳制思想,在格式上也做出标准,这就是“八股文”的由来。从此,中国考生研磨“套路”的生涯,就算开始了。

    国家考试的内容收紧,从个人才能测试发展为意识形态限制的过程,是国家体制中央集权逐渐强化的过程。

    也就是说,越专制越收缩到意识形态领域,到清代发展到顶峰,科举考试从选拔国家管理需要的人才,演变为选拔国家认为安全的人才。

    2、从“代圣人立言”到“为政府代言”

    古代科举考试只讲“代圣人立言”,还没有发展到明目张胆“为政府代言”的地步,可见以帝王为核心的专制体制,在意识形态管理上底线尚存。

    当代高考作文也曾几度繁荣。大家看民初的高考作文题目:

    “研究国故”与“保存国粹”是不是同样的事情?(国立北京大学,1924年)

    对外战争与民族解放论(国立中山大学,1929 年)

    我国文学今后应有之趋势(国立同济大学,1934年)

    这些高大上的题目尽管有明显的策论遗风和学识门槛,但毕竟可以自由表达,所关注的也是超然于政府之外的社会重大问题。

    1949年后,高考作文以记叙文为主,重点是新人新事,考察的是文字组织能力,更加侧重文采和才情。

    但到了1962年,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一年的高考题目是《说不怕鬼》。与民初作文题的绝对开放性相比,这个题目一上来就排除了“真的怕鬼”这个选项。即便考生相信鬼神的存在并且真的很怕,也要“说不怕鬼”。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题目?因为当年毛泽东下令中国科学院编集了一本《不怕鬼的故事》,暗喻不怕国内外反对革命的敌人。

    千百年的“代圣人立言”演变为“为政府代言”,由此而始。无论哪种代言,其本质都是“不说自己的话”。

    是否认同政府意志,被纳入高考考试的选项。

    3、从“自由表达”到“观点限制”

    文革结束,恢复高考的初期,高考作文一度返璞归真。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年的作文题目是: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代高考嬗变:从“代圣人立言”到“为政府美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cl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