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的同时,可以寻求感性情绪的出口,发现自己内心置于何处。
2016年看过的片子,都在豆瓣上有及时标注。奇怪的是,年末回顾的时候,发现很多评价五星的电影,感觉水准还不如四星的。
可是这些评价却着实都是自己标注,看来人的思想总是瞬息万变,所谓言必称客观者都是掩耳盗。以下十佳肯定不能代表电影的客观标准,甚至都不能反映自己的真实想法。
邮差:阅读原著小说时,感动于聂鲁达的诗歌。时隔大半年,感动越来越淡,却愈加坚定电影本身是不可多得的妙作。男演员的故事的确催泪,若是频繁煽情的描述就是毫无必要的做作,也是对他生命的不尊重。
无主之地:看完电影都不知道具体的发生地点在哪,因为根本就毫不在意,这也是电影与现实的双重悲剧。战争造成的落寞与荒谬,在狭窄的几平米范围内淋漓尽致展现给了观众,这是电影手法的魅力所在,也是导演自身功力的证明。
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大卫鲍伊在一月份去世,满屏的蜡烛照射的是人类虚伪的内心。没有听过他的歌,看过他的电影,无论多少感人的话语都会显得苍白无力。同名的歌曲,在深夜是人抚慰灵魂的妙药。
茜茜公主:
完美再现了一代帝国的美好形象。茜茜公主的行为体面、仪态端庄、举止高雅,让人不得不怀想那个时代。然而,追忆过往,只会更加厌恶当下。
青木瓜之味:
东南亚湿热与清爽的交杂下,人性的美好与生活的艰辛穿插其中,不温不火、不卑不亢,会让人在冬天怀念夏天。
面纱:
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中,马尔克斯只是取霍乱的引申义,那段旷古的爱情其实与霍乱关系不深。《面纱》里却是真实的经历着可怕的霍乱,证明爱情在病痛与穷困中,比在健康与富贵里更加牢靠。
钢琴家:
人的高贵永远不在金钱的多少,而是决定于灵魂的大小。最恐怖环境下残留的艺术追求,就像灰烬中闪烁的星块,就是生命延续希望的象征。
给我一个爸:现实残酷的背景,在温润的人性面前似乎不值一提。风趣诙谐的捷克人,在一言一行中的表现恰到好处。情绪衬托到位的同时,却丝毫没有让人感觉不舒服的矫揉造作。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
儿童内心的单纯无邪,远不是险恶的成年世界所能理解,虽然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童年。又是一位今年去世的大师,留下越来越可悲的无序繁乱的世界。
推手:在东西方文明交错对抗之外,更加着重的焦点其实是人对衰老的无力和对死亡的惧怕。历史与人性的描写在细节中隐约可见,却终究抵抗不过生命的自然流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