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作者: 小金豆豆吖 | 来源:发表于2019-05-29 10:25 被阅读0次

          以德报怨,我们常听到这句话,人们通常理解的“以德报怨”什么意思呢?大部分人的理解是:孔老夫子教我们,别人欺负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齿也要往肚子里吞,别人来欺负你,你反而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这不禁让人肃然了,想想看,如果我一巴掌呼过去那个被打的人还笑笑说打得好啊,你越打我我就要对你越好……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会感动到傻眼,这多伟大的情操啊……

          但事实上,我们根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其实在孔子这句“以德报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什么话呢?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当时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德行与恩惠来对待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说,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直”字的意思是很多学者有不同意见的,相对来说,把“直”解释成对等的东西,更合理,所以说“”以直抱怨"。

            在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西门豹,魏文侯时,曾任邺县的县令。初上任时,邺县人烟稀少,天地荒芜,百业萧条,一片冷清。西门豹便会集地方上年长者询问原因,才知道邺县屡遭水患,县里的官长三老、廷掾等勾结女巫,欺骗百姓说:假如不给河伯(河神)娶媳妇,就会大水泛滥,把这些百姓都淹死。他们每年都要向百姓征收赋搜刮钱财,名义上是为河伯娶媳妇,实际上是和巫婆把这些钱钱财中饱私囊,还要强抢民女投入江中。那些有漂亮女子的人家,害怕女儿惨死,大多带着自己的女儿远远的逃跑。因此这里的人越来越少,也就更加贫穷。

            西门豹听后心中有数,便装作信以为真,并不说穿。等到为河伯娶媳妇的日子,便到河边来“主持仪式”。县里的官员、地方父老都会聚集于此,想看热闹。女巫是个已经70岁的老婆子,后面跟着十来个女弟子。西门豹说:“让我看看河伯的媳妇漂不漂亮 。”人们马上带来了那个女子到西门豹面前,西门豹看了看她,不满意地对三老和女巫说:“这个女子不漂亮,烦请巫婆到河里去禀报河伯,我们需要找一个更漂亮的女子,迟几天再送去。”然后叫差役把巫婆抛到河中。过了一会,说:“巫婆为什么去这么久?叫她弟子去催催她!”又命人把巫婆的一个弟子抛到河中,这样一连抛了3个弟子。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又说:“这些都是女人,可能说不清楚。还是请三老替我去跟河伯说明情况吧。”于是又把三老抛到河里。西门豹继续弯着腰,恭恭敬敬地面对着河站着,煞有介事地等着他们“回来”。等了很久,西门豹说:“巫婆、三老都不回来,怎么办?”那些参与搜刮百姓的廷掾吓得屁滚尿流,都在地上一个劲地磕头,额头上的血流了一地,脸色死灰。又等了一会,西门豹才说:“看样子河伯留客要留很久,你们都散了吧”。·邺县的官吏和百姓都非常惊恐,从此以后,没有人再敢提起为河伯娶妻的事了。

            西门豹治邺实际上已经是人民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了。作为一县长官,他的职责就是维持本县的公平和正义,惩恶扬善。但是很明显,在当时恶人当道的社会很难行的通,这种工作实行起来是有困难的。县里的官长、巫婆等装神弄鬼,互相勾结,欺害百姓,作恶多端。对这种恶人来说,如果对他们晓之以理,苦口婆心的劝说,或者同他们争辩河伯是否真实存在,试图感化他们,自然不会有什么很好的效果,最好的办法就是严厉惩罚,以暴制暴,以直报怨,只有这样,正义才能凸显。而在惩罚的整个过程中,西门豹一直在“装傻”,完全是顺应对方的逻辑思想,巫婆和官长们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不得不做了自己所造谎言的牺牲品。如果在这件事的处理中,西门豹没有以直报怨,而是进行一些无力的劝说,那么一个地方的公平正义就很难传承下去,做不到惩恶扬善,那么西门豹也就不是一个称职的地方官了。

          本来想写个结束语,想想还是不必了,上面讲了这么多,当生活中遇到一些情况该怎么处理,每个人应该都有自己的感悟吧,自有决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de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