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是梵语dhyana,巴利语jhana的音译,其意为瞑想,汉译作定、静虑、思惟修。这是透过一种方式使心念安定下来的修行。
修禅定波罗蜜能使人心安定自主,不受外界诱惑,也不会受烦恼干扰。永远不起是非人我、贪瞋痴慢的念头,这是定;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会受诱惑,这是禅。佛来了不会受诱惑,魔来了也不受诱惑。佛教我们要有定,见到好的没有贪恋的心;见到不好的也没有厌恶心;永远保持心地的清净平等,这称为禅定。
禅定又叫作静虑,是能令觉知心“制心一处”而通世间的善法。
狭义的禅定则是指四禅八定,四禅者,谓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空定者,谓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八种定者合四禅四空定,故名八定。
而广义的禅定,则是含摄智慧上面的止—奢摩他,最主要的是于某一法胜解“心得决定”而不转移,也就是“心一境性”;例如心能决定于戒法、四无量心等梵行善法,安住其之中而不动摇,进而远离诸结,藉此四禅八定功夫的修证,降伏我执等法而不退转,这些皆属定的范畴。
根本禅定的主修实证次第,在大乘别教佛菩提道中,通常是在三地菩萨满心前主修;在声闻解脱道中,慧解脱的阿罗汉最起码也有初禅的实证,因为解脱乃是因智慧而实证,由于解脱的智慧而断除欲界爱,非唯世间禅定的实证就够,主要乃是解脱慧的亲证;因此佛世甚多阿罗汉只有初禅的实证,虽与俱解脱大阿罗汉于禅定的亲证有不同,但是同为四果阿罗汉,皆是具有“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的解脱功德。若是俱解脱阿罗汉则具足四禅八定之修证而发起灭尽定,有别于慧解脱者尚有定障而必须待时解脱。
禅宗故事 | 什么叫禅定
有位禅师叫智隍,曾参拜五祖弘忍大师,自以为得到五祖传授,在寺庙里长坐,达二十年之久。六祖弟子玄策游览河北,路过此地,问智隍:“你在这儿干什么?”“入定。”玄问:“你所说的入定,是有心的入定呢,还是无心的入定?若无心的入定,一切草木瓦石,都可以叫入定;若有心的入定,一切有情感知觉的生物都应该得到定。”智说:“我入定时没有‘有’‘无’之心。”玄说:“既然没有‘有’‘无’之心,就是常定,既是常定,又有什么‘出’‘入’呢?”智隍不能对答。说:“请问你拜谁为师?”玄说:“曹溪六祖。”智问:“六祖怎么讲禅定?”玄说:“我师傅讲:‘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
不久,智隍到曹溪拜谒六祖,陈述了上面的情况。祖说:“正如你谈到的,要心如虚空,又不执着于空见,无障无碍,动静无心,就如你的自性的样子,何时不定呢?”智隍大悟。祖又开示众人说:“什么叫坐禅呢?对外界一切善恶环境不起心念叫坐;对内自性不动叫禅。什么叫禅定呢?对外能摆脱一切现象的干扰为禅。内心不乱为定,外禅内定,就是禅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