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读《文心》这边书,感触挺深的。这本书是教中学生如何读书和写作的书,用故事的体裁讲述读书、写作中最根本的知识和方法。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本经典好书。
如果你家有中小学生,推荐们阅读这本书,肯定会受益颇深。当然如果愿意提高写作能力,不管中小学生还是大人,都可以读一读,必有一番收获。
听过一个网红作家说的一句话,在写作过程中,你之所以觉得没什么东西可写,写不下去,一是因为你写得不够多,没有形成高速的信息通路,二是因为你输入的太少,脑子里没有东西。
看了《文心》之后,结合我自己的体悟,给大家分享三点写文章的好习惯。
第一,不仅要看有字的书,也要看“无字”的书
很多人一提起写作,就开始头大,不知道写什么。其实这是因为输入太少,脑袋里思想太贫乏导致的,简单来说就是肚子里没有墨水。
现在国人看书的时间真的太少了,更别说从读书中获取新得了。大部分人的时间被短视频、各种app分割成碎片化了,那不叫读书,那就娱乐和消遣。据统计,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的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6本。在国际上,以色列人一年的人均读书量为60本,排在世界第一位;日本一年的人均读书量为40本;法国一年的人均读书量20本,韩国一年的人均读书量11本,可以看到我们与世界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非常之大。
当然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多读书看观察就行了,但是还要掌握其方法,好的方法能让你事半功倍,相反结果就会大相径庭,大失所望。
《文心》中的触发读书法可值得一试。 “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谈的就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看到一件事物,要学会通过关联和联想到其他事情,而不是完全为了读书而读,单纯理解字面的意思,而忽略背后的思想情感。比如看到流水会想到时间的流逝;看到月亮会想到家人,思念故乡;看到夕阳会感悟到老人迟暮的伤感,等等。
尽信书不如无书。不仅要看有字的书,也要看无字的书。写作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最好的写作材料。其实触发的功夫也需要我们平时留心观察生活,我们不仅要用眼睛去看,还要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不仅思维会变得更加活跃,还会提升敏锐的观察力,那么写作的材料是不愁的。
第三,写作需真实,切不可套用
做什么事都该有一个严谨认真的态度。写作认真严谨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内容真实,不可矫揉造作,不可胡编乱造,为了博眼球和博流量而夸大其词,都是不可取的。
比如头条创作平台上,人人都喜欢看故事,所以平台上充斥着大量虚假创作的故事:奇闻逸事了,婆媳大战了,夫妻感情破裂了,等等。头条用户又大都是看热闹的心态,哪里热闹哪里钻。须不知都是博一时流量,昙花一现,这样的写作就是耍小聪明,是经不起时间推敲的。
真实的写作就是要求我们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真情实感出发去表达,说自己想说的话,不需要你有多高超的文笔,只要能表情达意,我相信会有大量的读者与你的文章传递出来的思想情感共鸣。
第二,勤于推敲,文章是改出来的
很多人好不容写完一篇文章,文章初稿写完之后,就洋洋得意搁置不管了。现代人写文常常不注重修改,写完就完了,常常漏洞百出,殊不知,改出来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文章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如果用词不当、语句繁琐、中心不突出,记流水账等,很容易造成意思含混不清,不知所云,可读性非常差。
古代著名诗人贾岛,深知推敲的功夫,创作出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等诗句,常常为了一个字或一句诗琢磨数年;俄国作家契诃夫曾说过:“写作的艺术,其实并不是写的艺术,而是删去写得不好的东西的艺术。”我们写作也应该有这样的精神。
改文章也就是润色加工,把一个粗糙的石头雕刻成一个精美的玉器的过程。修改文章主要是从文章中心思想、布局结构、字、词、句、段落等方面入手,大胆删减不符合中心意思内容,理清文章逻辑结构,选用最恰当的字词,使语句通顺连贯,引经据典也要符合文章的中心意思,不然文字不健康,就要被关进“文章病院”了。
总结
《文心》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写作不是生活的点缀,写作本来就是生活!写作没有捷径可走,最好的捷径就是多读书,多观察,多写作实践,多交流改善,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愿我们都能做好生活的书写人,让生活妙笔生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