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周末的「牌卡下午茶」的活动中,我提到一件事:我经常是吃完饭很快就会觉得饿,就想要吃甜食,经常一口气吃很多巧克力。但有的时候我会故意不让自己吃甜食,去感受那种想吃但又吃不到的感觉。
小K就问,为什么要对自己那么严格,去做让自己不舒服的事情呢?
对啊,那样是不舒服,人都是趋乐避苦的,有好的感受干嘛要去自讨苦吃?我想,我就是“故意自讨苦吃”的。
从逻辑来讲,刚吃完饭就饿?这不科学。其实这种饿的感觉,并不是身体真的需要食物,而是头脑制造的一种假象,通过吃甜食来填补心理层面的某种需要。当我每次都无意识地用食物来填补时,可以暂时解决这种需要对我的影响,但我永远都无法真正了解这个需要是什么——而下一次,它还会出现。
所以,我主动地,想要会一会这个“苦”。它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必须要做的事,但我选择体验看看,它让我在那个当下对以前无意识的行为有了一份觉知。以此为入口,我开启了更深层次的疗愈。而当我体验过了,下一次我可以再次选择开心地吃甜食,也可以选择开心地不吃。
就像禅卡里的这张【整合】,只有把我们不了解的、不喜欢的那一面整合进来,我们才能有灵活的选择,也才能真正自在。
写完上面这段文字的第二天,很共时地在朋友圈里看到竹庆本乐仁波切的一段开示:
当体验很愉悦时,
我们很容易处于当下。
最困难的是待在不想待的地方,
而这就是必须经历去体验实相、处在当下的时候。
整个修道和心灵修炼的过程正是如此。
也因此,令人不欢喜的情景
便显得格外珍贵。
当我们可以面对
和处理不欢喜的情境时,
就真的拥有了修道的功德。
静源Silence
注册OH卡执行师,禅塔罗咨询师,人本主义占星师
本文收录于《禅塔罗的故事》文集,欢迎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