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为了获得一张文凭,教育是为了让一个人成为一个他理想当中的样子,这才是最核心的东西。《未来学校》提出的理念让人耳目一新。作者朱永新教授是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也是民进中央副主席和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他在书里提及的美国斯坦福网络高中、瑟谷学校(Sudbury valley school),还有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这些学校的学习和教学方式确实值得关注。
还记得在书里提到的一个概念---知识泛在化,让我们了解到形成如今大规模世界性的信息分享效应这种科技进步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美国研究提出的个人计算机与“互联的计算机网络”(而当时根本就没有互联网啊!就是个设想而已,一直到1969年10月29日计算机的首次连接才现世)。
我们读历史还会发现上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混乱同时也成就推动了人类科技飞速发展的基石。因为在战争里各国都把各自的顶尖科学家们撸在一起搞创新制造发明,战争结束后这些军用技术再转向民用开发.....写到这又想到现在以色列犹太人的教育,这个弹丸之地能成为世界的创新工厂,跟他们孩子在上大学前都要去服兵役有相关性,因为在这期间有兴趣的孩子可以了解很多在军事上先进的科学技术,这对他们以后从事创新创业做好了知识储备。
这本《未来学校》对教育工作者和父母会有很多启发。特别是这场全球疫情下大部分学校采取了远程教育在线教学的模式,给我感觉是冥冥之中一个契机的出现,如同世界范围内同步演练“未来学校模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