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过的书都忘了?读过的书真的和吃过的饭一样,最后会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吗?
在美国任教的时候,有个周末,一桌同事吃过午饭在闲聊。同事N,学校的牧师(我们是女子教会学校)兼心理学老师抛出了一个话题:有个研究表明,当过妈妈的老师和没当过妈妈的老师教起书来是很不一样的,当过妈妈的老师有时候能更胜任教师这个角色。在座的都同意这个观点吗?有什么想分享的?
当时的我才二十四岁,只有听的份。去了英国后,周末教小学生中文的时候遇到了一件事。班上有个小女孩七八岁,每次上课都说:Miss Liu, I'm soooo hot! 我当时内心的第一反应是:大家都不热,只有你觉得热啊!直觉告诉我不能这么对她说,但是我总是很尴尬,只好表示:要不然你喝点儿水?
之后看了不少关于沟通的书,讲到要接纳对方的感受。在沟通(特别是自我表达)的时候要陈述事实、陈述自己的真实感受(《非暴力沟通》和《沟通的艺术》都提到这一点)。当这个学生在说“我觉得很热”的时候,她希望她的感受被我听到,这是第一步。这个时候有个万能的句子可以派上用场:I'm so sorry to hear that. 然后才是: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真正把上面三件事联系起来,是在读育儿书时,讲到接纳孩子的情绪。反思自己经历:当宝宝哭了,我冒出的第一句话是:“别哭了”。跟小时候父母对我说的没什么差别。说了几次后,意识到如果我在他听不懂的时候对他说“别哭了”,不接纳他的情绪,将来他能听懂了、会说话以后,我就会改变吗?于是,就下定决心吧“别哭了”改成了“怎么了宝宝”或者是“怎么了?妈妈在这里”。类似的例子还有一个:虽然宝宝还小,但是我一旦做错事了,就会立马道歉,跟宝宝说“对不起”,就像他能听懂一样。
关于沟通,还有一个常见的话题是“冲突”。《沟通的艺术》里专门有一章讲这个问题,冲突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应对方式,哪些方式是双赢,哪些方式是双输,还例举了一些建设性处理冲突的技巧。后来读到《获得幸福婚姻的7法则》,书中从另一个角度谈了亲密关系里的“冲突”:能够准确预测离婚的六个迹象。前两个迹象是:以苛刻的方式(批评、讥讽)开始谈话、抱怨鄙视辩护和冷战。当我把这两本书的相关内容,比照起来读的时候,就对“沟通”和“冲突”有了更多的理解。之后,面对具体生活时,也会更敏感、更容易觉察到冲突过程中的一些细节。
多次在文章中提到过哈佛大学幸福课里的一句话:To be known rather than to be validated(被了解而不是被认可)。大部分时候,我们在自我表达时,如果不追求被认可,而是真诚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看见的事实,更容易被接纳。同样,在对方做自我表达时,抱着对方只是想让你了解TA的这种心态,认真倾听,不急于表达自己是不是认可,也能更好地理解对方(因为你认真听了)。但是这些道理只有你的大脑知道是不管用的,得身体知道。换句话说,就是“知行合一”。
你想要自己的感受被听见、被接纳,那就得去听见他人的感受、去接纳他人的感受。你想怎么被对待,就应该怎么去对待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读过的书怎么才能真正变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呢?在我看来,是不断思考、不断学以致用、不断觉察自己的言行、并修正自己言行的过程。
网上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关于比尔盖茨谈读书的视频,大意如下,括号里是我的观点:
1、记笔记、跟已有的知识进行比较,深入思考。(这点我很赞同,但是不是随时有机会记,我会选择对纸书拍照或者电子书的话就截图,放在一个文件夹里,事后再看照片记录自己的想法)
2、不要看一本你看不完的书(我的理解是,要好好选择自己要读的书,上一篇谈过这个问题,阅读的成本及怎么挑书)
3、看纸质书多过电子书(在我看来无所谓,怎么方便怎么来)
4、每次专注地看一个小时(只有你真的认为读书是一件对你很重要的事情,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点)
后记:这个系列已经写到了第四篇。第一篇讲的是书增加了我对自己、对他人、对生活的理解。我在网上读到的一切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最后几乎都会指向书。第二篇展示了主题式阅读(学习)的一个例子。第三篇讲的是阅读的成本,除了读书的时间、还包括挑书的时间和误读一些书花掉的时间,进一步介绍了我挑书时会看的四个方面。今天的第四篇讲的是通过思考、通过把书上读到的东西跟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学以致用、不断觉察自己的言行、并修正自己言行,把书变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的过程。如果对你有启发的话,欢迎留言、转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