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唯一永恒不变的是变

唯一永恒不变的是变

作者: 惠风畅叙 | 来源:发表于2023-05-04 13:29 被阅读0次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运动和“强制”运动的理论说明了与无机自然界——即非人造的无生命物有关的目的因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亚里士多德界定了四类变化:

1.实体性的变化,指一个实体(事物)的产生和消灭,如一匹马的出生和死亡。

2.性质上的变化,指一个实体(事物)变化了特性,如一片叶子由绿变黄。

3.数量上的变化,指一个实体(事物)增加(或减少)了特性,如一只猫变得滚圆笨重,或瘦小轻盈。

4.位置上的变化,指一个实体(事物)改变了空间位置,如一块石头掉落地上或一支箭射向靶子。

“自然”和“强制”运动学说属于最后一类变化。起初一切事物都有四种元素——火,气,水和土组成——前两种元素在上面(火比气重),后两种元素在下面(土比水重)。

不同事物都由这四种元素按不同比例构成。这样,含土量最多的事物自然在下面。含水量最多的事物自然会覆盖这些“富含土元素”的事物。那些含火量最多的事物会向更高方向运动,而含气量最多的事物置于含火量最多的事物下面。这意味着个别事物以四元素的比例多少“找到它自然的位置”,用亚里士多德的这一理论可以说明落体运动。这样目的因就能解释落体运动了。为了把四因都用上,我们可以说,事物的自然位置是目的因,它的重量是动力因,通向自然位置之路的是形式因,组成事物质料的是质料因。当我们水平方向射箭时,箭首先作水平运动,然后逐渐下落,成一定角度落在地上。箭从弦上发出后并不直接落地,它受外力推动运动,沿一定方向飞行而不像“自然运动”那样垂直落地。因此箭“被迫”以它不曾有过的方向飞行。

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强制运动说。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以另外方式解释落体现象。自然运动和强制运动,连同目的因的概念一起受到了批判和摒弃。

在天文学上,亚里士多德区分了宇宙的天界和地界两个领域。自然运动和强制运动说适用于宇宙中最接近地球(“sublunary”,月下的)的领域。恒星和行星属于天界,它们做匀速圆周运动。这里有三个基本的天文学前提假设:

1.宇宙被分为天界和地界两个领域,每个领域有各自的运动法则。

2.天界的运动轨迹是圆周形。

3.天体呈匀速圆周运动。

这些假设一直在天文学中占统治地位,直到新时期出现的与之对立的观点站稳脚跟后,人们才抛弃了这些假设。新力学理论(伽利略和牛顿)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对地球表层运动的理解,新天文学理论(哥白尼,开普勒和牛顿)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对天界性质的理解:根据新理论,整个宇宙受相同法则的支配,各种天体以不同速度呈椭圆形运动(在一个无边无际的宇宙中)。

亚里士多德对形式和质料的区分与他对现实和潜在的区分紧密相联:此时此刻(现实)的一粒松树种子只是一粒种子,但它自身存在着成为一棵树的自然能力(潜能)。在树的成长中,种子自身具有的能力得到实现。这样潜能就变为现实。

这个生物学特点普遍化为适用于所有事物的通则:一切个别事物都混合了潜能和现实性,而一切事物都想使潜能变为现实。因此,变化是潜能的现实化,不是存在与非存在之间的来回变动。变化概念是对已有能力的实现。可能性就是潜能。

从这个关于现实和潜能关系的理论中,亚里士多德p认为实在不等同于现实既定的事物。实在是一个趋向现实化的过程。但纯粹现实是个例外,它是个没有潜能的实在,因此也不需要现实化。实在是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考察实在不能只局限于统计和综合现实既定的事实上,还应该去寻求潜能的现实化的活动过程。从这个观点看,真正存在的洞见出发去批判已有的现实,提出了一个有等级的宇宙观:

处在等级表底端的是无生命物(石头,泥土等)。往上一级是植物,植物比无生命事物具有更高级的存在形式:植物有营养繁殖的灵魂,它们繁殖和消化吸收营养。在植物的上面是各种动物,它们不仅具有繁殖和营养功能,而且还有感觉的灵魂——它们有感觉和运动的灵魂——它们会运动(奔跑、游泳、飞翔)。最后是人类,人类不仅有营养繁殖的灵魂、感觉和“运动”的灵魂,而且还有理性的能力。理性是人类特有的“灵魂”。

人是理性动物。理性是人的形式,改变了动物的形式——繁殖、营养、感觉和运动的能力——以致动物的这些形式成为人的特有形式即理性。尽管人也是动物,拥有动物所拥有的一切能力,但是动物的属性被理性超越和升华了。

人类是具有质料的最高生物。在这个宇宙等级的顶端,亚里士多德设想了一个首要原则,即神,神是纯粹的现实,没有潜能,因而也没有变化。神存在于自身。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最终到达神学的顶端,研究最高存在者。

这里所谓的神不是人格化的神:亚里士多德把最高存在者看作是不动的推动者,是引起运动的根源。这个最高原则是纯粹活动,不拥有潜能。但正因为如此,它恰恰是其他一切事物的最终目的。不动的推动者是万物趋向的对象,一事物以它自己的方式和限度。

在宇宙等级中最低层次是纯粹质料(潜能);纯粹质料概念代表了“边界”的概念,严格地说,我们无法设想它,因为它不具有现实性(现实属性)。

在亚里士多德的宇宙等级中,每一个别事物都倾向于以最好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潜能。万事万物都有“向上”的渴望。每一事物的目的就是实现它的能力。从这个意义说,事物潜能的现实化就是目的。每一事物身上都渴望实现自己的能力,并通过变化使潜能现实化。但是每个种在宇宙中都有既定位置。

相关文章

  • 爱情

    爱情是永恒不变的 但爱情的对象会变

  • 写作时才是最真的自己。

    不用吹捧任何人,不用应酬,写我所想。反正我已经发布出来,你爱看不看(呵)... 唯一永恒不变的就是变。外界一直在变...

  • 成功之“道”

    功成身退天之道。世间万物总会轮回,我们身边所有的一切,皆如《心经》中的“色”,总在变化,并非永恒不变,而变才是唯一...

  • 一切都会过去的,别难过,别得意,不信你看

    一切都会过去的,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没一件东西可以永恒不变,唯一不变的是变。当失败、痛苦时,要告诉自己:一切,都会...

  • 爱是唯一永恒不变的信仰

    人为什么而活,可能理由有很多。 有人说,为了理想。 有人说,为了父母,亲人,朋友。为了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也有人说...

  • 我们做了太多伤害自己的事

    (一)世间没有唯一 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女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要自强自大,世间没有永恒不变的情感,没有永恒不变...

  • 变才是永恒不变

    没有什么是永远不变的,因为变化才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以前只是觉得这句话有道理,现在却是深有体会和感触。 最近,随着...

  • 穿适合你的风格,过你想要的生活

    人们都说唯有变才是唯一永恒不变的。 很多事情会在你二十出头的年纪发生改变——毕业时的离校、恋人的离去、社交关系的淡...

  • 人心永恒不变

    文章:《人心永恒不变》 作者:救命稻草人 这世上,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 相互错过 最好不过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时间在变,风景在变,货币的价值也在变。 当然,人心也在变。 而且,变了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唯一永恒不变的是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ux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