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免疫力差,身子弱,感冒发烧是常有的事。经常给吃抗生素一类的,担心孩子产生耐药性。给吃中药呢,煎药的麻烦暂且不计,给孩子喂药才真正是天大的难事。孩子见甜的还好,见苦的不是皱眉就是跑开,等你逮住后,还得一家人上阵,抓手握脚捏鼻齐上阵,孩子拚命的挣扎,家长拚力的灌,结果孩子哭得稀里哗啦,直哭到吐,唉,又白白折腾了一番。
做为家长,在外能呼风唤雨,却在孩子喝中药汤面前败得一踏糊涂。有的在强行灌药汤的路上继续艰难的行走,有的则干脆选择放弃,回过头来吃抗生素打吊针。
在孩子生病时,让孩子顺利的喝下那一碗小小的中药汤,基本上是每个家长的梦想。
鉴于孩子老是生病,吃了大半个月的抗生素不见好,我们只好带着孩子去看中药,回来后熬药汤,两娃争着要喝。看似孩子简单的一个争着喝药汤的行为,实质隐藏了很大的学问。
一、培养对医生的崇拜之情。有了崇拜的情节,就给药汤加上了一层神圣的光环。在出发之前和去的路上,我就跟孩子简单的介绍我们要见的这位医生,有多牛,医术好,治好了好多孩子的病,只要喝了这位医生开的药汤,我们就不再咳嗽不再发烧了。这样一来,这药汤不再是普通的苦汤,而是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二、让孩子参与煎药的过程。孩子有了付出,自然就舍不得轻易放弃。回来后,我让孩子自己拆药包,放水,给煎好的药汤加糖。孩子动手的愿望强,让孩子参与进来后,孩子的心情大好,这可是孩子自己亲自煎的药汤啊,倍儿珍贵。“妈妈你看我有多能干!”孩子对着我一副神气的小模样。
三、发起吃苦药的比赛。孩子最喜欢的游戏就是比赛了,我家正好有双胞胎,长得相像,得病也是一起。于是我把两碗药汤端上来之后,就欣喜的跟孩子说:“接下来我们玩一个游戏比赛,好不好?”两孩子几乎是同声的回答:“好!”然后端着碗,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就喝完了。
就这样,本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就因为我们给赋予了特别的意义和变成了好玩的游戏,孩子轻轻松松就接受了。孩子并不是不能接受苦的味道,而是我们没有给出足够让孩子接受的理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