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学生。
我很虚伪,不由自主地、根植在内心地把我的年华当做戏场、把别人的眼睛当成监控。仿佛我就是《1984》中的温斯顿,偷偷地躲在“电幕”侧面写日记。我为我的浑浑噩噩感到悲哀。
我不知道,也许,很多人都是这样,像我一样,像我一样的“伪”。
这个“伪”,绝对不是在别人背后捅刀子的“恶”,而是表里不一、在他人面前伪装自己的“伪”,其表现为过分在乎他人的感受。

这,也许肯定是,自卑。我无地自容,好吧,把自卑先放一放,让我们就这个话题谈一谈“慎独”。
我在家中几乎不写作业,但我在学校里写作业却极度认真。我想,如果让我的同学到我家来跟我一起写作业,我还会不写吗?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有人在我旁边,我就会考虑他的感受,而不是我行我素。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大众所倡导的“慎独”的表现不就是在有人时和独处时行为一致吗,那么要做到这样有两种途径:一是在独处时谨慎不苟(这是《辞源》的说法);二是从根源下手,不去考虑在意他人的感受。从古至今都是以前者为圭臬,而前者还保留了在他人面前的“伪”,后者却是一种自负的表现,实在令人费解……
我相信你如果认真阅读了这篇文章,你一定很气愤:不要偷换概念!你混啦!去读几年书再来讨论“慎独”吧!
笔者在这里抱歉地重新诠释一下“慎独”(摘自百度知道):
“慎独”指的是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
一. “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
二. “慎独”:是一种修为境界。
三. 怎么达到“慎独”这种境界: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
四. 包含态度与方法。谨慎治学态度,推动”知行反“认识模式,以穷理尽性地形成完整的系统知识,慎全独一。
望以我之误鉴于有心之人,我不胜感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