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沉思的鱼
谈谈不得志书生

谈谈不得志书生

作者: 隔水望伊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6-09 21:44 被阅读24次

           中国的聪明人向来懂得如何明哲保身,用自己仅限的智慧博取浩瀚的皇恩。想当年,曹睿托孤给司马懿,为曹马之争埋下伏笔。在古代的文人笔墨里,最多的是郁郁寡欢不得志的人。这些人有的隐居山野,与天地寻乐。有些人还是到处托人送信,希望自己能有朝一日,得到被重用的希望。

           没做官的想要入仕,就像韩愈参加一次次考试,就为了被选上当官,养活一家人。至于那些很正直的官员容易被小人诬陷,被贬官也是常事。柳宗元是一个很有抱负的年轻的官员,他心系着大唐的国运,同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势力做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主要的官员都被贬了。   若不是一腔爱国的情怀,谁愿意去趟这个政治的浑水呢?很可惜的是柳宗元怀才不遇,因“王叔文改革”牵累,被贬官了。

           众所周知,古代的官员都是为了皇权服务,在古代的封建集权统治的时代,个人的作为都要服从于皇帝的旨意。

           况且中国的主流文化包含着儒家的文化。儒家最主要的主张就是“忠”,不是忠于国家,而是忠于自己的君主。在古代,弑君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情。儒家说到底就是维持的是一种固有的阶级关系,里面代表的言论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在那个时代,个人的意志服从于君主。君主是万物的主。不是所有的君主都是明君,这就有了人们期盼明君的愿望。人们日益地期盼着明君,而不思考如何从制度上限制权力,保障无论谁上朝,国家都能正常地运转。这就是古人思维的局限性。

           这又和中国的一个“名正言顺”的思维有关。在中国打仗,最讲求的就是“出师有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就好理解为什么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又比如反动势力,都打着以前的朝代的旗号,比如溥仪就曾被当做伪满洲国的皇帝。

           中国古代书生天天盼着皇帝广开言路,能采纳自己的观点。孙楚就写过《反金人铭》,有一句特别有名的话,如下:“少言少事,后生何述”的反问。至于为什么人们都不敢议论,要选择明哲保身,归根到底于“末叶凌迟,礼教弥衰。”

           清朝的文字狱让人们不寒而栗,可是这样的因言获罪,从古到今,还少吗?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一个集权统治的朝代,臣只不过是统治者治理天下的工具罢了,个人作为都是有限的,但又是无穷的。当李鸿章代替国家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的条约,以弱国的大臣的身份,讨价还价,希望强国高抬贵手,还要背负卖国的骂名,这何其委屈呢?说到底,这些不平等条约都是授权于皇权的指派,又不是李鸿章为了求一己之荣所做的事情,这些委屈又能向何人诉说呢?

           历史永远是鲜活的教材,所有的事情都在不断地重演。这就是我们研究历史的有趣之处。历史又是最无情的人,假若后人不吸取前人的教训,那么只有自取灭亡。越是统一的时代,思想被禁锢得更厉害。反倒是春秋战国长期分裂的时期倒出了不少的杰出的思想家!这真是有意思的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谈不得志书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ecxeftx.html